2019年海北州各县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6日 消息来源:

根据中共海北州委办公室、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海北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和中共海北州委组织部、海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北州生态环境局、海北州统计局印发的《海北州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要求,现将2019年海北州各县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布如下:

附注:

一、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按照《海北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海北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53项评价指标。其中,前6个方面的52项评价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指数的计算;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进行单独评价与分析。 

二、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2019年全州各县均无数据,界定为非地域性缺失指标。为了体现公平性,非地域性缺失指标权数不变,指标涉及的相关地区个体指数值赋为最低值60,参与指数计算。

以下9项指标部分地区无数据。其中:①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门源、祁连、海晏、刚察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②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祁连、刚察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③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门源、祁连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④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门源、祁连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门源、海晏、刚察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⑥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率,门源、祁连、海晏、刚察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⑦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增长率,祁连、海晏、刚察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⑧绿色出行(城镇每万人口公共交通客运量),祁连无数据,界定为地域性缺失指标;⑨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门源、祁连、海晏、刚察无数据,界定为非地域性缺失指标。 对有些县没有的地域性指标,相关指标不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计算,其权数分摊至其他指标,体现差异化。此外,部分地区由于确实不涉及相关工作而导致数据缺失的指标,经相关负责部门认定后,参照地域性指标进行处理。
  
三、公众满意程度为主观调查指标,通过青海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随机抽取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4个县的公众满意程度。
  

四、本公报由海北州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