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突出抓好“四项工作”谱写生态畜牧业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主动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着眼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个重点,坚定不移走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生态畜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强化资金投入,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坚持多元投资方式,通过项目资金整合、土地增减挂钩资金、山东援建资金等途径,加大畜牧业产业投入力度,每年投资超过6000万元,着力改善农牧业生产设施和农牧民生活设施条件,全面完成了12个示范点和69个规模养殖小区建设,21个养殖小区通过了省级标准化认证,全县牧业乡镇示范点实现全覆盖。农牧区人畜安全饮水率达96%,通电率达100%,乡村道路通达率达100%,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同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原则,推进草畜动态平衡,全面落实草原补助奖励政策,依托生态项目,大力实施退化草地补播、草原鼠虫害防治、毒杂草防治等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切实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草场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突出特色培育,有力促进产业集聚规模发展。依托良好的区域区位和交通优势,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思路,强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协会)+农牧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9家,规模化养殖场达到35家,2家合作社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畜产品加工品种达38种,加工转化率达到65%。加快推进农牧业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促进畜牧业集约化提质扩面升级,全县29个村参与集约化经营,覆盖面达100%。
依托科技兴农,着力提高畜牧业经营效益。注重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推广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科学养畜水平大幅提高,全县牲畜良种化程度达75%。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强化市场监管,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芦花鸡、牛羊肉、酸奶、工艺品等200多种产品依托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有效解决了农畜产品“难卖”的问题。
强化利益联结,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坚持把畜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探索新型主体订单带动、入股经营分红、能人议事会带动、就业务工等产业脱贫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农牧户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资源以参与入股、订单收购、用人用工等形式参与到企业加工、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企业增效益、贫困户得实惠的“双赢”局面。目前,全县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达196家,带动全县1900名贫困户不同形式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