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以提高制作技能为基础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应用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消息来源:

6月21日至23日,州教育局组成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州直学校学科教师、电教管理教师和州教研室、电教室人员为成员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例评审小组,对各县(校)推荐参赛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例进行了评审

62123日,州教育局组成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州直学校学科教师、电教管理教师和州教研室、电教室人员为成员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例评审小组,对各县(校)推荐参赛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例进行了评审。根据评审程序、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审,有218件多媒体教学软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46、二等奖77、三等奖95个;有28个教学课例获奖,其中:一等奖6、二等奖10、三等奖12个。门源县教育局、祁连县教育局、祁连山小学、门源县二中、祁连山中学5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有46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和16个教学课例推荐参加2010年青海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

本次活动是根据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电化教育学会《关于举办2010年青海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的通知》精神,以提高全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为目的组织开展的。

各县教育局和州直各学校根据各自实际,采取不同方式,积极组织开展教学软件、教学课例的制作评选活动。广大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制作的软件和课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次活动全州共有67所中小学校的1500多名教师参与教学软件、教学课例的制作。参加县(校)级初选的教学软件有607件、教学课例30个。经过自下而上的评选218件教学软件和 28个教学课例参加州级评审。但也有部分州直学校和县没有对此项活动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参评作品数量少。

通过对教学软件的评审,评委认为:一是大部分作品能立足实际、设计精心、素材搜集广泛;二是大部分作品凸显了实用性,教学目标明确,素材选用恰当,操作简便;三是作品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有创意,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导航明确、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 四是作品都能针对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表现方式简捷合理,立意新颖,具有个性表力;五是多数作品能把各种图片、视频、声音资源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通过对教学课例的评审,认为:推荐参赛的教学课例一是大部分课例教学目标明确,均能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效果明显,教师操作熟练,并能恰当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学生与教师配合默契,学科教学与信息素养目标达成高度,很好的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二是参赛教师教学基本功普遍较为扎实,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树有特色;三是从教学组织上看,主讲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强,能有效地掌握和组织课堂教学,表现出了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有意识的融入过程,说明新课改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表现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四是参赛课例准备精心,大多具有个性化,教师授课风格鲜明,课堂效果显著;五是重过程,重方法,重学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受益者;六是由于学校录制条件有限,加之录制设备和拍摄技术问题,部分课例视频图像不清晰,而且图像晃动不稳定,影响了教学课例的观看效果。

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例的评选活动,使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有效强化,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广大中小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