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牧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全州在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使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洁有序,乡村风貌美丽宜居,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我州实际,将全州214个行政村分为三类村庄,分别是25个整治提升村庄,79个完善基础设施村庄,110个保持整洁干净村庄。积极开展以“三清一改治七乱”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截至目前,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6500吨,清理村内河道沟渠933.6公里,全州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村庄占比100%,门源县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谋划项目补齐人居环境短板。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短板为重点,谋划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共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9项8839万元,提升建设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鼓励整村推进农村户厕。坚持“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整村推进”的原则,结合我州农牧民居住环境,试点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水厕、双坑交替式旱厕等厕改模式,成立州县乡三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户厕改造指导员队伍,及时检查指导农村户厕建设。先期在农牧区建成公厕302座,农村户厕35424座,农村户厕普及率达70%。2022年正在实施2646座户厕和4座公厕。
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全州214个行政村村庄清洁形成常态化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签订“庭院周边三包”责任制,建立定期清理、检查通报、评比积分等常态化工作制度。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物品的方式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热情,引导农牧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善人居环境,形成民管、民享的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农牧区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