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以“333”工作制转作风抓落实提升农牧业综合执法质效
自“转作风、勇争先”作风建设行动开展以来,海北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及州农牧和科技局工作要求,始终以“学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争一流”为抓手,坚持“333”工作制,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行动走深走实,努力把作风建设新成效转化为推动农牧业综合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一)围绕“三个突出”,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一是突出学习教育转作风。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转作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省州作风建设会议精神,疫情防控静默管理期间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档,干部职工通过居家学习深刻领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巩固、发展全局作风建设的良好态势。二是突出专题谋划强治理。准确把握作风建设行动“紧扣转、聚焦先”的目标要求,制定任务推进表、责任分工表、完成时限表和问题清单“三表一清单”,挂图作战,开展好农牧执法效能、基层负担、监管主体三大专项治理,打好“查摆问题转作风、大抓落实勇争先”的组合拳。三是突出责任绩效抓落实。全面压紧压实单位主体责任,突出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促。
(二)紧盯“三个重点”,推动作风建设落到位。一是开诚布公找问题。践行“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四治”、“六查六看”全面查摆问题,经过深挖梳理,单位存在问题8条、个人问题24条,建立单位和个人问题两张清单,深刻反思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32条,逐条逐项落实见效。二是集思广益亮举措。分阶段开展“三评三问”和“四比三晒”行动,深化“四史”教育,用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努力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提升党支部服务群众能力。三是建章立制管长远。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原则,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执法行为“六条禁令”要求,制定完善查封物品管理、案卷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执法工作程序、行政处罚程序,严格执行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及时发布全州农牧业领域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专项整治举报公告,确保执法公正、长治久安。
(三)抓好“三个强化”,确保作风建设见成效。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要求,开展“党建铸魂、执法护农”品牌创建活动,以全面履行农牧执法职责为核心,以维护农资生产经营秩序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为抓手,聚力执法护农、执法兴农。二是强化压力传导。坚持领导带头、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积极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秋季农机安全生产大督查、动物防疫“蓝剑清源”执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不敢碰硬的问题,全面提升农业执法人员能力水平,着力维护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切实保障全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三是强化执法监管。推动执法队伍下沉一线,打通农业执法“最后一公里”,强服务解难题,坚持抓早抓小,不断加强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重点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依法打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违法行为,八月份以来共查处涉农违法案件28起,没收违法所得1万余元,行政处罚3万余元,案件快速侦办有力震慑了不法行为,净化了农畜产品市场,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