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羔育幼促生产 增收致富奔头足
当前,正值冬春羔的繁育期,农牧民群众迎来了最繁忙的接羔育幼时节,为确保冬春两季接羔育幼工作的顺利开展,海北“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根据农牧民需求整合技术力量,采取各项专业有效措施,为农牧民接羔保育工作保驾护航。
深入一线,做好技术指导。以万名干部下乡宣讲活动为契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深入各村、合作社、养殖户中提供技术支持,随时了解产羔、产犊情况和疾病防治情况,详细指导防疫、疾病预防、科学饲养等相关技术要点,并引导养殖场(户)做好圈舍维修加固、消毒、防寒保暖等工作,确保接羔育幼工作顺利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同农牧民群众化身“育幼员”“保育员”,人工喂养、育羔,精心照料新生小羊羔,帮助农牧民解决接羔育幼中遇到“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强农牧民群众科学养殖水平和能力,提高繁殖成活率,为全年畜牧业丰收奠定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州能繁母畜存栏数239.56万头只,产犊(羔)99.23万头只,成活数97.49万头只,成活率达98.25%。
积极谋划,做好充分准备。我州目前共储备兽药价值约390万元,饲料21.58万吨,全州农牧民自筹储备饲草料67.13万吨(其中饲草储备47.16万吨、饲料19.97万吨),提前引导农牧民“早备草,备足料”,切实减轻冬春饲草料储备和冬春牧场压力。同时,根据实际及时购进常见病所需药品,做好幼畜常见病防治,全力构建牲畜越冬“安全网”,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助推我县畜牧业扩量增效。
下一步,我州将持续加大技术服务工作力度,以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目标,坚持把发展壮大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农牧民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牲畜产羔率和繁殖成活率,大力推广肉羊杂交改良、肉牛人工授精和藏羊“两年三胎”技术,积极发展西门塔尔牛等特色产业,确保畜牧业增收增效,带动各族群众实现增收。
审核:刘海龙
撰稿:曹成财
供稿:门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