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人民政府与青海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30日 消息来源:http://www.qilian.gov.cn

4月28日下午,海北州人民政府与青海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州委书记夏吾杰,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毛学荣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州委副书记、州长张胜源,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涂清云出席签约仪式并签订《海北州人民政府 青海师范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马德明主持签约仪式。

夏吾杰代表州委、州政府向青海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对海北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支持表示感谢。指出,青海师范大学坚持服务地方教育事业、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致力于培养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省和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长期的战略合作过程中,海北与青海师范大学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海北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学校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都出自青海师范大学,顶岗支教的师大学生也在海北教育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北背靠祁连山、面朝青海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是伟大“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红色、绿色、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红色研学基地。当前,海北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省第三个千万千瓦级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具体行动,推动海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夏吾杰强调,这次签约,是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的新起点,希望双方在产学研协作、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红色研学、生态保护、法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校地“双向赋能”新模式、双方共赢新典范。依托海北特有的红色资源,青海师范大学在海北设立青海师范大学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师大干部师生到海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发挥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历史、马克思主义、继续教育、体育、美术与音乐等学院人才和专业学科优势,在海北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双国家公园”建设、历史文化遗存和古建筑传承保护利用、传统民俗发掘、红西路军精神整理、干部能力提升、民族竞技体育发展、法治海北建设、民族团结创建、精神高地打造、文艺作品创作及高质量举办青海湖音乐节等方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借助青海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科研力量,在红色教育培训、学术研究、文化宣传,遗址保护等方面加强交流,与海北州委党校共同探索开发更多符合海北特色的红色教学课程,为海北开展红色教学给予师资力量支持,共同将“中国原子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

毛学荣介绍了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情况。指出,海北州作为“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地,在扎实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方面卓有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海北州地处“一湖两区三河”之要,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双方在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上一脉相承、同向同行。多年来,师大十分重视和珍惜与海北的全方位合作,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毛学荣表示,为了巩固和提升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打造地校合作的新模式,双方各单位在深入对接交流、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形成了1个州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8个专项协议,将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文体旅游、教育教学等领域开展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并坚信双方一定能够在合作中携手并进,互利共赢,共同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州校合作新路子。

签约仪式上,青海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宣传部、组织部、地理科学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务处分别与海北州委宣传部、组织部、司法局、文体旅游广电局、林业和草原局、教育局及海晏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专项共建协议。

期间,夏吾杰一行参观了青海师范大学校史馆、“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新闻学院全媒体演播室。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冶成福、董占明和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王永昌,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忠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哈文秀,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和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海晏县人民政府、州教育局、州司法局、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州林业和草原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