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绘就“生态宜居”画卷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3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近年来,海北林草系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林下经济发展、县级项目验收等工作,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绘就“生态宜居”画卷,贡献林草力量。

部门联动开展“三检查”,保护野生动物。海晏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联合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三角城镇、青海湖乡派出所、甘子河乡派出所等部门开展保护野生动物联合巡查检查工作。主要以“三检查”形式进行:一是深入县农贸市场、示范园养殖区、动物标本制作等店铺,检查货品来源渠道及食品安全证书,查看是否存在非法收购、出售、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二是暗访突查餐饮行业,突检是否存在非法经营、贩卖、食用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并向商家宣传坚决遏制非法猎捕、杀害、出售、收购、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巡查野生动物栖息地有无布设捕捉野生动物猎捕工具的违法行为,并抽查周边农家乐、牧家乐厨房和库房等地,查看是否存在销售、存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同时,对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讲,进一步提高经营业主法律意识。切实保护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织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网,营造全民主动参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强化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四举措”,守住林草资源。刚察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科学制定林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规划,全力抓好全县森林、草原及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历时两年强化“四举措”,全面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一是尽早研究部署。刚察县高度重视森林、草原及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及时召开启动会、推进会、研讨会等6次会议,多次要求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履职尽责,全力抓好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各项任务,提高全局对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2022年成立“刚察县2022-2023年森林、草原及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县草原站,负责普查方案编制,普查技术指导,普查数据审核上报,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提供技术支撑。为保障普查任务高效高质完成,刚察县草原站同青海大学技术专家成立普查专家技术小组,普查期间,派出3名专家对普查线路设置是否科学合理、采集的标本制作是否规范、成果提交进行初审等进行把关,为普查工作的开展及时纠偏导正。四是分组完成普查。刚察县林草湿资源面积达1366.6万亩,普查期间分为三组分别对森林、草原、湿地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普查完成调查距离5577750km、踏查路线数量193条,样地数量415块、样方数量111块、样线数量3条,拍摄图片视频3884张。共计普查面积182.6万亩,实现普查覆盖率13.6%,与普查覆盖率为10%的目标任务相较,超额完成3.6%,经普查,未发现外来入侵物种。

深挖“生态文化两面”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祁连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冰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在生态方面,2023年祁连县林业和草原局实施林草重点生态工程共10项,累计投资达1.8616亿元,其中续建4项,新建6项。重点完成退化林分修复0.24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人工造乔木林0.24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围栏封育20万米、人工种草4.5万亩、退化草地改良172.5万亩。完成2023年义务植树220亩,栽植青海云杉3余万株,累计参加人数1800人次。在文化方面,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片区)创办的自然教育课堂、自然学校、生态展陈中心等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学校公开课,“森林探索营”“雪豹保护与科考营会”、“走进祁连山、了解祁连山、保护祁连山”等形式多样的自然研学教育活动。目前,开展干部职工、老师学生生态课堂进校园、进管护站等活动达6500余次,累计受益人约3000人次。同时,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郭米“则柔”、阿柔“逗曲”等群众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穿插生态保护,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开展祁连山生态文化研究、宣传教育和推广,在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当地群众现身说法,成为自然教育“活教材”。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充分挖掘绿色产品发展潜力,根据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动中藏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特色养殖等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现有特色种植中藏药材企业合作社1家,特色养殖林麝养殖企业合作社2家,经济型野生动物鹿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截至目前,中藏药材种植项目面积达2535亩,以地道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羌活、大黄为主。

严肃“三是”项目要求,夯实工作落实。门源县林草局成立项目验收组,对门源县草原站2023年实施的林草项目进行县级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核查,测量草坪面积、抽取苗木样方等形式,对门源县草原站2023年实施的退化草原补播项目、重度退化草原项目、毒草改良项目、锦绣大道绿化提升改造项目、东川镇森林城镇创建项目、东川苗圃林木良种培育项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并提出了“三是”工作要求,一是注重管护工作,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始终坚持“一分种九分管”理念,推行苗木培育精品化、苗木种植规模化、管护工作精细化“三化”管理模式,确保造一片、治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成一片。二是落实项目管理制度,提高工程成效。项目实施中,严格按实施方案规划要求,规范档案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档案收集及管理工作,进一步将项目工作做实做细。三是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省级资金管理的要求,实行报账制,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未发生挤占、挪用等违规现象。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