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7平方公里林带 海晏治沙造林“绿”了青海湖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3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海晏县从2005年实行草格沙障,以生物固沙和机械固沙相结合的方式,用草格先固定流动沙丘,在沙丘上营造沙棘林,并且营造多树种的沙棘林,过去不断蔓延的沙丘已经被天然植被牢牢锁住,经过治理的绿地上长满了沙蒿、冰草、沙棘、金银露梅等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成为青海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及固沙方式。在防沙治沙中有针对性地将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推广,如在克土治沙工作中已推广应用的沙棘营养土坨造林技术青杨截杆深栽造林技术砂地柏容器苗造林技术设置草方格造林技术等一系列适合高海拔造林技术模式,使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了明显提高,在风沙干旱区造林中走出了一条成活率高、见效率快的治沙造林新模式。

  据了解,2008年海晏县生态林保护建设工程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沙漠化土地治理240公顷,完成封沙育林草700公顷、工程固沙种草300公顷、沙地灌林造林50公顷,完成季节性封育200公顷2009年,海晏县又组织实施完成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今年,海晏县在青海湖流域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一、二期生态造林工程,造林面积达到3.78万亩,在青海湖流域周边形成了一条7平方公里的林带,保护了青藏铁路和315国道的畅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