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23年综合医改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海北州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高位推动综合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积极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经验做法。

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改革体系建设

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改革体系建设。州委、州政府审议通过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一主六辅”等七个改革文件,从建立“育、引、选、评、激”的卫生队伍建设保障机制、自主聘用人员薪酬待遇保障机制、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奖励机制、三级医院创建保障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撑。刚察县制定出台《刚察县进一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十三个配套文件,祁连县制定出台《祁连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总体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十个配套文件。门源县、海晏县按照本县已出台医共体建设方案,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进一步深入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纵深发展。

落实职责,各级政府加大投入

落实职责,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州级财政累计投入5000万元,支持三所州级医院发展,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州藏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并自2024年起州级财政将1000万纳入预算。各级政府落实政府办医职责,对自主聘用人员给予了总量核定和适当补助,刚察县核定编外聘用人员103名,财政补助每人每月3200余元,占比达到67%;祁连县为2家县医院每年补助400万元,主要用于临聘人员工资补助;海晏县为县医院核定60名编外聘用人员总数,每年补助108万元,平均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州政府为州一医院、州二医院、州藏医院核定编外聘用总量363人,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给予补助,为州藏医院落实33名同岗同待遇医务人员,年补助247万元。

守正创新,促进中藏医传承发展

守正创新,中藏医传承发展。促进开展中藏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每个中藏医医院建成2个特色优势(重点)专科,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藏医药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全年共向基层推广中藏医适宜技术16项(藏医12项,中医4项)。刚察县财政投入210万元,成功炮制出70公斤名贵藏药“仁青佐太”。2023年,全州二级中藏医医院门诊服务人次、住院服务人次、医疗收入较上年增长2.3%、1.2%、1.9%;二级中藏医院中藏医非药物疗法占比达到23.7%,141种院内藏药制剂纳入医保,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占比达到82%,藏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占比达到91%。

一体两翼,驱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体两翼,驱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改革“固本体”,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借外力”,推进基层优质服务创建活动“练内功”的“一体两翼”模式驱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州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门源县青石嘴镇卫生院开展了外科业务,可开展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平均每台手术可为患者节约医药支出1000元;海晏县医共体选择在甘子河乡卫生院大力推进藏医诊疗服务,将县医院藏医师调配到卫生院,招聘藏医理疗师,开展了30余项藏医适宜技术,2023年甘子河卫生院门诊人次2万人,业务收入500余万元。全州已开展住院业务的卫生院从2022年的6家增长到目前的20家,增长率233%,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政策

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政策。依据基层医疗机构艰苦边远程度落实差别化补助政策,对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每人每月给予500元补助;对从医30年及以上并做出突出贡献医务人员,授予海北州“奉献者”荣誉称号,一次性补助1万元;对获得全国、全省名医称号的在职医生并按期完成培养合格专业技术人才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补助;对“名医工作室”、“名中藏医专家工作室”、“中藏医流派传承工作室”一次性给予5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高级职称“应聘尽聘”,增资待遇由聘用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对本土培养的高原名医、高原基层名医、高原名医培养人选、高原名医团队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8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经费支持;对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的高原名医每年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全科医生特设岗位不受乡镇卫生院编制限制,面向全省招聘;

深化改革,撬动行业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撬动行业内生动力。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内部机制改革,加强紧密治理,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药械、质量、信息、绩效“七统一”管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州60%的公立医院推行了院班子成员绩效年薪制,2023年公立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核定总量较上年增长了8%。州县财政对公立医院临聘人员工资补助比例平均达50%。全州累计61名医务人员获得“双定向”副高级职称。全州5所综合医院和门源县中医院全面推行了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住院患者DRG医保基金支出占70%。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加成,集中招采药品472个药品、25类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率达70%。

夯实网底,稳妥解决村医养老保障

夯实网底,稳妥解决村医养老保障。刚察县出台村医养老保障方案,在职村医按照500元/年的标准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岁退休后,按照实际服务年限,每满一年按照每月20元标准给予补贴;祁连县将全县45名村医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给予77万元养老保险经费,每年给村卫生室6000元工作运转经费;门源县、海晏县村医按照500元/年标准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级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有效保障了村医养老难题,夯实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网底”。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