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案例故事集(祁连县案例故事)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3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峨堡村的幸福故事

在古丝绸南路繁华地带,在王震将军接见南木卡才项的曙光广场里,在国道227线与省道302线交汇处,在富有历史悠久感的峨堡古镇遗址博物馆周边,坐落着一个美丽而安静的纯牧业小村庄——峨堡村。峨堡村是峨堡镇人民政府驻地,辖4个社,总人口430户1145人,脱贫户40户97人。由藏、汉、回、蒙古等多民族构成。近年来,峨堡村党支部立足实际,从建强过硬党组织入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积极开展“山青水绿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把支部建设成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用村党组织和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有效助推了牧村变美、产业变强、牧民变富。

“感谢村党支部、感谢驻村干部,我的‘骑士体验基地’牧家乐手续这么快就办下来了。”峨堡村四社牧民张明生激动地说,得知他的牧家乐经营手续办理好之后,他打心眼里高兴。

原来,曾经是城乡公交司机的张明生,自从去年把车卖掉后一直琢磨着想干点啥,眼看着手里的余钱花完了,张明生还是没有头绪,很是着急。村党支部书记马走知道情况后,主动联系张明生,告诉他,借着峨堡村位于甘青旅游大环线和美丽祁连山草原的优势,可以开办牧家乐,吃旅游饭,只要他愿意,办理牧家乐相关手续事,村党支部可以去协调。张明生同意后,没过几天“骑士体验基地”牧家乐的手续就办下来了,张明生不禁感叹:这一届的村干部还真有些能耐!

“群雁高飞头雁带”。为了加强支部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力以赴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将一批思想觉悟高、学历高,有见识、懂经营、善管理敢打敢拼的优秀年轻人才选拔至村“两委”岗位,强化了村党支部的核心力和战斗力,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致富带富能力,这些“年轻有为”的村干部很快就得到了镇党委和群众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村“两委”还将7名高中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纳入村“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库,为全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我们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深知,只有把村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了,我们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真正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的带领下,峨堡村把乡村振兴作为首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了成绩。“说起家乡的变化,我感触最深。我目睹了这几年家乡的改变,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不仅村里的贫困户们脱贫有钱了,就连我们游牧民定居点也有了宽敞的马路,家家都有了暖气、水厕,我们也可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峨堡村脱贫户马四清骄傲地向人介绍着村里的情况。

为了把丝绸古镇上的小乡村建设的更加美丽,让党员和群众更加有“幸福感”,峨堡村党支部以打造标准化的党建服务阵地为抓手,全面推进有村史馆、村民议事厅、牧民夜校、牧家书屋的“一馆一厅一校一屋四室”模式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理论宣传等工作提档升级,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峨堡党支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上,村党支部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山东援建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危旧房改造,电网改造、厕所革命、村级道路升级改造、污水管网改造、高原美丽乡村广场建设、小型公益性补短板民生项目等项目。昔日脏乱差、基础设施薄弱的小村庄得到有效改观,村容村貌变了样,为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的美丽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里有钱好办事”。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里有钱办事,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峨堡村党支部一直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自2018年以来,全村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祁连丝路舞马城建设项目,整合100万元村扶贫资金,建成峨堡镇村集体经济综合商贸楼项目。同时,充分利用20万县级扶持资金,发展生态畜牧业牛羊养殖项目,并投资400万建成白藏羊特色优良品种繁育养殖基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近30万元。从2018年3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到2023年的30万元,增长了近10倍,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峨堡村党支部底气满满。

今天的峨堡村,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排排整齐的游牧民定居房、一幅幅牛羊遍野水草肥美等美景映入眼帘,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完成了属于它的完美蜕变。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