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写好生态保护三篇文章 坚守河清海晏生态底色
2023年以来,海晏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山水海晏”建设,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紧抓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不放松,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增加,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环湖流域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写好生态宣教文章,筑牢生态保护“防火墙”。依托“清风行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节点,针对不同群体,凝聚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合力,灵活运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宣教新格局,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写好生态管护文章,织密制度保障“防护网”。深化推进“五员合一”生态管治改革,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责任制,在全县共设立林草长211名,应用“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应用系统”,充分发挥237名全域生态管护员的作用,进行网格化监督管理,全网格、常态化、无死角巡护工作。建立“一河(湖)一档”信息数据库,通过县级总抓、乡镇包抓、村社大抓、护林员主抓,明确管护目标,压实管护责任,突出管护成效,实现监督管理、层级管理和责任落实无缝衔接,构建全县管护新模式,打通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累计巡河巡湖19597人次,清理垃圾50余吨,实现管护常态化、长效化。
写好生态修复文章,交出绿色发展“成绩单”。积极推进工程固沙、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城镇绿化等国土绿化和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有序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100%,县域生态涵养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30万亩,高原鼠兔防控项目249万亩,青海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4.59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提升至72.66%。整改完成涉及海晏县各类环保督察问题53项,销号49项。充分利用森林三防智能管控、普氏原羚种群高空瞭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可视化综合管理监测等系统平台,全面掌握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种群现状。海晏县目前监测到的野生动物包括雪豹、普氏原羚、黑颈鹤等49种,监测到41个小种群1790只左右。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处,共计救助野生动物3只。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