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政治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农牧区善治路径
近年来,海北州以政治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紧紧围绕“五个海北”和“社会治理走在涉藏地区前列”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北实践,抓统筹、强基础、创特色、保平安,夯实平安海北建设基层基础,积极探索符合农牧区实际的善治路径。
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治理方向。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平安海北建设基层基础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启动《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会治理促进条例》立法,建立健全州县级领导干部“1+10”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制、“四级书记”抓治理机制,严密“党建+社会治理”“党组织+网格治理”体系,让各级党员干部靠前一步,把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解决在当时当地,全州近1400个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组织开展“五型”党组织创建,打造8个省级和20个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0个乡镇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中心、选树51个州级党建示范点,不断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挖掘资源优势,提升治理内力。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平安海北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海北独特的“两弹一星”精神价值导向,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机制,建成祁连县红西路军红色研学基地、门源县旱台民兵连连史馆、海晏县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组建首个政法干部培训中心,将红色研学、红色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政法干警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
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十项行动”,打造果洛藏贡麻村等72个“石榴籽家园”,州县两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建成投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围绕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精心策划开展5大类60项系列庆祝活动,举办赛马、徒步、自行车、射箭等四大精品赛事,构筑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践行“枫桥经验”,激活治理神经。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北实践,主动适应社会矛盾纠纷特征的新变化,以最小成本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用多元办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突出群众唱主角,积极构建群众参与决策、参与治理的常态机制,打造了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工作法,即海晏县化解农牧业地区纠纷“六小”工作法,培育出了祁连县“千岗万哨”、门源县“红色物业”、刚察县“五级平安网”等创新做法,全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突出干部来引导,创新探索民情格子铺、一核五队、民情e站等掌上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转着办”为“马上办”,及时了解掌握群众诉求,全心全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领导干部下去多了、信访群众上来少了”的良好局面。突出有事当地了,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色”分析研判、“四先四早”调处化解、“一站式”多元化解等工作机制,强化排查、调处、分流、交办、回访等全过程闭环处理,统筹县、乡、村“三级联动”,构建“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一体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平台来断后,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州、县中心党组织议事协调、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一站式办理等工作制度,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组团式下沉村(社区)开展纠纷调处、政策宣传、法律咨询、风险排查等工作,拓展中心功能质效,各级中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39人次,代写法律文书282份,调解纠纷348件,法律援助196件,化解信访事项80件。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