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大手笔”书写文旅新画卷
蓝天、白云、湛蓝的青海湖、巍峨的同宝山、满目金色的金沙湾、沙漠绿洲克土防沙林、生机勃勃的草原……环湖北岸,独有的高原特色风景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且秀丽柔美的画卷,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游客在达玉民俗村游玩。图片由海晏县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积极响应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的重大部署,把生态旅游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成立州县两级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原子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保护生态,发展旅游。
海晏县主动融入全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和“一芯一环多带”新发展格局,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青海湖示范区,海晏县将文迦牧场、达玉民俗村、西海星墅自驾车营地、金沙湾、同宝山等产品资源串珠成线,积极培育红色研学、生态研学、沉浸式夜游、骑行漫游、摄影旅拍等新业态,激活全域文旅资源,构建环湖北岸精品产品体系,成功纳入全省旅游精品线路。
围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海晏县串联原子城纪念馆、纪念碑、一分厂、上星站、二分厂、爆轰试验场、四厂区、地下指挥中心形成红色爱国主义旅游线路。围绕红色研学,整合原子城纪念馆、“221”旧址、“时代楷模”纪念馆、西海长歌·海晏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十二营遗址等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点18处,构建了“一区两地三馆多点”的红色研学体系。
围绕乡村旅游,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温泉景区和尕海村措温波旅游驿站已投入运营,西海星墅新增木屋民宿25间,三顶帐篷自驾车营地运营。结合2024年中国原子城研学旅行团建拓展宣传推介活动、“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活动,海晏县加大农畜产品的宣传营销,夏华清真肉食品、库库诺尔预制菜品、海北清湖源手撕牦牛肉干,野生沙棘汁、绿壳鸡蛋等产品知晓率不断提升,新研发文创产品文迦藏香、达玉部落藏小洛藏茶、原子城红色系列产品,同时制定河清海晏·承天应物海晏县文创产品开发方案,农畜产品、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销售额达到508.9万元,全县25家乡村旅游接待点收入163.98万元。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奋力发展,海晏县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绩斐然。目前,海晏县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4个。金银滩-原子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已着手申请国家级验收。2023年,海晏县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朝着“高原文化旅游名城”的方向奋力奔跑。
2024年上半年,海晏县接待游客50.25万人,收入15662.4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27%和40.92%。海晏县紧抓节庆溢出效应,通过节庆活动的持续成功举办,打出宣传推介会、特色节庆活动等扩内需、促消费的组合拳,激发多层次消费,推动“节庆文化”转换为“节庆经济”,实现消费升级,拉动三产增长,旅游业已经成为海晏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
海晏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将全力完成5A级景区创建,把金银滩——原子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作为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紧盯“迎检期”关键时间节点来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创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结合金银滩-原子城5A级景区创建和金银滩红色草原品牌基础,推进全县文旅市场主体提档升级,年内组织申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重点做好海东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文迦牧场4A级旅游景区、河清牧场3A级旅游景区、三顶帐篷2A级旅游景区,全力推进文旅品牌提质增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