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21基地老职工及其子女向纪念馆捐赠珍贵实物
8月29日,应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会的原国营二二一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原国营二二一厂技术研究部环境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刘书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邓志平、“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之子于辛、原特种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之子陈人康,向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捐赠了他们珍藏多年、见证“两弹一星”历史的珍贵物件和书籍。
现年87岁的王菁珩1960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九研究所,1961年1月前往221基地,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分厂副厂长,总厂副厂长、厂长,后兼任青海省人民政府矿区办事处主任,1993年5月调回北京。退休后的王老依旧心系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在原子城纪念馆的建成开放、文史资料的征集利用等方面曾多次予以支持和指导。此次参加活动,王老将珍藏的纪念册、同志留念册、1988年10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视察二二一厂时赠送的钢笔、八七年《草原工人报》合订本、照片三张、工作证件、政府任命书等珍贵物品捐赠给纪念馆,希望纪念馆能永久收藏展示,为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尽绵薄之力。现年83岁的刘书鹤1964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九研究设计院(221基地),历任九院设计部实习生、技术员,二二一厂实验队、总体室、研究所、技术研究部组长、工程师、室副主任、室主任、高级工程师。1991年调河北廊坊6916厂,历任厂总工程师、副厂长、顾问,原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首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杂志编委。他向纪念馆捐赠了个人专著《两弹中的年轻人》。
邓志平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工学硕士、《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编委,参与出版的书籍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及加工编程》等,他向纪念馆捐赠的邓稼先手迹极为珍贵,补充了纪念馆关于邓稼先史料的空缺。于辛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之子,不仅在工程技术领域有所成就,还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他向纪念馆捐赠了于敏院士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周年纪念章、珍贵手稿原件、《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于敏》《于敏院士八十华诞文集》《于敏论文集》等书籍,史料十分珍贵。陈人康是原特种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之子、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研究会宣联组副组长、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八路军研究会和“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理事、长征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他为纪念馆捐赠了一本纪念邮简。
此次捐赠活动为纪念馆深入研究“两弹”历史,进一步完善展陈内容,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提供了佐证和第一手珍贵资料。
审核:刘海龙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