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海北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8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同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海北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祁连山下,响彻同心筑梦的伟大乐章;青海湖北岸,遍开民族团结的绮丽之花——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各族群众75年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党的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强基工程、百年工程、生命线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确立“民族团结进步建州战略”,充实工作内涵,丰富工作形式,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转变,有力铸牢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2013年,国家民委在《关于命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的决定》中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海北模式’,为青海省创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树立了标杆,为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2015年12月,国家民委经过考核验收,命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如今,行走在海北各县社区、乡村牧区,处处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发展、和衷共济,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海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海北,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已成为新时代海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视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的目标,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进,举全州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标杆。为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州财政按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万元、示范乡镇30万元、示范村(社区)10万元、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1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至目前,全州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1个,教育基地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4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4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先进典型2名,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


海北各族儿女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目前,全州打造果洛藏贡麻村等“石榴籽家园”72个,“石榴籽家园”创建覆盖面达86%以上。

一直以来,海北州坚持把发展进步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作为推进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有机结合融合,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民族团结红利。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海北州继续深化和拓展以“组建一批宣传队伍、编印一套宣传教育读本、编译一本党的经典文献的藏文译本、制作一批宣传片、创作一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编排一台文艺节目、新闻媒体开设一个民族团结主题专栏、打造一批视觉形象标识、制作一批主题宣传牌(宣传栏、文化墙)、编发一套校本读物、开展一批主题专访、购置一批学习教育书籍、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纪念碑、宣传长廊、宣传标识、大地艺术,各县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新时代、新起点,海北各族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聆听时代声音,顺应人民期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作为,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