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成效显著
近年来,海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走在全省前列目标,突出绿色发展、主体培育、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人才聚合六个引领,全力打造“祁连山下好牧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稳基础、保供给、创特色、扩输出、强宣传,输出地建设稳量提质稳中有进,补链扩输日益升级,品牌打造融合互促,呈现多点开花之势,有效助推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以政策引领为导向,输出地保障有力。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牵头、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引领,先后制定出台《海北州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行动方案》《海北州支持农牧领域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海北州生态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海北州财政支持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海北州支持农牧领域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海北州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三地百柜”实施方案(试行)》等。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签订《厅州共同打造海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合作协议》,相继召开全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会、全州有机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高规格举办了海北州首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产业发展大会暨国家特培专家服务团活动启动仪式,组建成立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家智库。全州落实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500万元和省级奖励资金1800万元,重点支持“三地百柜”建设、品牌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建设和质量安全提升以及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源源不断地为全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以稳基保供为基础,输出地赋能增效。持续做大做强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饲草“五大”主导产业,做精做细肉牛、肉羊、蜂蜜、黄菇、冷水鱼、香菇、蕨麻、蔬菜等“八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中藏药材、藏香猪、草原生态鸡等产业,构建“5+8+N”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成功创建门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祁连藏羊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刚察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海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提标升级,并入选青海省改革创新做法。依托全州7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93家,千牛万羊标准化养殖基地71个,“万千百十”粮繁基地18个。全州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国家级农牧业合作示范社2个、省州级示范社57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322家,家庭农牧场407家。国家肉牛牦牛、大麦青稞、燕麦荞麦、绒毛用羊、牧草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引领助效,海北藏羊多胎性选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海首家藏羊产业发展研究院落户祁连,海北油菜产业系列技术规范获省级科技成果,参与选育的青稞“昆仑14号”已成青海省当家青稞品种,试验选育的黑青稞新品系产量达到563.63公斤,创下青海省黑青稞产量历史新高。海北州已成为青海省最大的青稞、油菜、藏羊、林麝供种基地和西北最大的冷水鱼鱼苗供种基地。全州环湖地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实现全覆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废弃物回收率均达90%以上。
三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输出地特色鲜明。全州2322万亩天然草原、199万头只藏羊牦牛和10869亩耕地通过有机监测认证,创建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基地20个,累计注册“三品一标”农畜产品161个,其中:绿色食品84个,有机农产品64个,地理标志13个。全州26家企业的261个产品入选“祁连山下好牧场”优品库,青稞啤酒、羊毛哈达、藏羊穆胶、牦牛奶酒等新兴产品蓬勃涌现。“祁连藏羊”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中国品牌目录,“祁连牦牛酸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组团参加了第25届青洽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荣获青海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博览会青海(河湟)农产品展交会优秀组织奖,12个产品获评参展产品金奖。先后成功举办全州优良牲畜展示暨农牧业成就展、首届剪羊毛比赛、门源县第四届“马路供销”农畜产品展销、祁连藏羊、祁连牦牛、祁连黄菇高质量发展产业对接会、海晏县金银滩羔羊美食荟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和门源县冬季旅游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等重大活动。累计参与首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农畜产品展销会15场次,销售额达518万元,达成合作和产销意向签约额突破13亿元。海北农畜产品在“青超联赛”期间创下单日销售146.7万元的最新纪录。2024年全州已累计举办和参加各类品牌推介会63场次,其中:省内45场次、省外18场次,极大地丰富了海北农畜产品品牌内涵,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是以增效增收为根本,输出地成效明显。全州农牧业经济连年稳中有进,第一产业增加值连年回升向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稳步增长,海北州农牧业基础更加稳固,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全州农作物种植面积86.05万亩,牛羊存栏448.63万头只,年出栏150万只以上,2024年全州落实奖补资金2050万元有效促进牛羊出栏。海北藏羊产值已达18亿元以上,藏羊经济已成为全州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和我州稳固经济增长点。祁连黄菇、蕨麻、香菇和虫草经济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新路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累计收入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3.2%。门源县价值16500美元的蜂蜜出口日本,实现海北出口贸易“零突破”。海北名优产品“进食堂、进超市、进综合服务体、进央企、进援建地区”等“五进”战略和“千牛万羊进山东”活动既扩面又扩输,开设“三地百柜”29家,其中:展销中心1家、直营店21家、商超专柜7家。西宁地区开设牛羊肉专卖店18家、火锅店4家,体验店7家。截至目前,海北优品实现省内外销售额2.02亿元,环比增长18.7%。全州农畜产品消费帮扶金额达1.13亿元。上半年,海北州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71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54元,同比增长6.2%。
下一步,海北州将坚持稳基础、求突破原则,持续在“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上做文章,建强用好“祁连山下好牧场”区域公用品牌,不断为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增劲添彩,努力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审核:张金宝
撰稿:李健兴
供稿: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