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刚察:凸显“五项”机制优势 筑牢平安边界基层基础
党的二十大以来,刚察县从加强和改进环湖毗邻地区涉藏社会治理工作高度出发,在多边界平安创建中,始终秉承“友邻协作为重,边界打防联动”的工作理念,以防范化解潜在风险隐患为导向,发挥“五项”机制主体作用,有力推动边界平安建设见实见效,平安创建成果持续得到巩固提升。
凸显联系沟通机制优势,巩固提升平安边界创建成果。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突出交流协作,与周边县乡镇健全完善边界联席会议制度机制,签订系列创建平安边界协议书,定期开展互访互动,分析研判,共享信息,治理突出问题,对重大风险隐患防控,做到动态及时通报、及时协商协作,辖区乡镇、村社与毗邻地区组织组建“联合党工委”“联合党支部”“联合党小组”等联动协同机制,并深入开展以“石榴籽家园”创建为内涵的系列民族团结创建主题活动,教育引导毗邻地区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构建形成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边界治理工作体系。
凸显学鉴联动机制优势,巩固提升平安边界创建成果。契合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指标,辖区乡镇、村社定期与毗邻地区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极大改善边界地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依托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等禀赋条件,持续深入开展社会、文化、体育、经济等领域交流交融,不定期互邀对方参加毗邻县、乡镇、村社系列文体交流活动,观摩互学城镇建设规划、畜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亮点做法,互学互鉴,扬长避短、补齐弱项,为引领毗邻边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
凸显法治联动机制优势,巩固提升平安边界创建成果。依托深化法治建设,创建“法德直通车”“百名政法干警法治大宣讲”“马背法治讲堂”“帐篷法治课堂”等宣教模式,创新了以开展一次服务民本活动、开展一次法治宣讲活动、开展一次解纷促平安为内涵的“三个一”宣讲新内涵,实现社情民意信息分类梳理建档立卡、动态掌控风险隐患精准化解的目的,并持续采用案例解析、政策解读等方式,对毗邻地区双方干部群众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信访条例和相关群众生产生活法律法规集中宣讲活动,教育边界地区双方群众维护法定行政区域界线权威,引导双方群众依规依法处理边界各类纠纷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开展边界地区流动法治宣讲活动27场次;走访入户1231余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件。
凸显矛盾联调机制优势,巩固提升平安边界创建成果。依托毗邻地区制定的行政区域边界纠纷调处预案等,重点对容易产生边界纠纷、争议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建立健全多项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制度规范,拓展和延伸“制度+”风险隐患排查触角,以平安建设“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重点排查掌握草山地界、虫草采挖、资源开发、越界放牧等易发性多发性风险隐患,全面落实毗邻县、乡镇、部门、村社“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小组”清单式销号管理机制,做到矛盾不出边界、矛盾不出村社、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根治影响边界地区平安的各类潜在风险。“十四五”以来,毗邻地区持续保持未发生因边界问题的非法上访事件、群众性械斗事件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凸显治安联防机制优势,巩固提升平安边界创建成果。强化对边界地区涉藏领域风险动态信息资源搜集工作,对存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交界地区治安混乱部位、场所和行业,切实做到信息互通、精准研判、协同整治,从根本上实现对边界地区重点部位、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防控无盲区,全面打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后一公里”,筑牢维护边界地区安全的多层面“防火墙”。近年来,县公安局、乡镇公安派出所与毗邻公安机关加强区域警务协作,高效侦办了毗邻地区系列牲畜盗劫、入室盗窃案件,成功抓获一些命案犯罪嫌疑人,打掉一批机动车盗劫流窜团伙,切实保障毗邻地区双方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极大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