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美看青海丨海北州:保护湿地守护湿地之灵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在青海湖北岸,有这样一片区域,它东枕日月山,西望柴达木盆地,北依祁连山国家公园,南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青海湖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湖裸鲤主要的洄游河道,它就是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


沙柳河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沙柳河湿地公园等于是刚察县的母亲河,环湖地区沙柳河也是第二条最大的支流,也是湟鱼洄游的必经之地。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除了水鸟外另一群栖息在这片净土的精灵。在每年5月至8月,它们会沿着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哈尔盖河等主要通道,溯流而上,穿越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水域,从咸水湖到达上游的淡水河流中产卵。由于沙柳河是青海湖第二大入湖河流,也是湟鱼的主要洄游河道,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便成了人们观看这一湟鱼洄游盛况的去处。

据悉,2016年12月,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批试点建设,公园规划总面积2980.76公顷,其中生态保育区面积2886.64公顷、恢复重建区面积40.02公顷、宣教展示区面积7.01公顷、合理利用区面积40.02公顷、管理服务区面积3.13公顷。试点期间,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以湿地资源保护为主线,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及自然教育体系初步构建,湿地公园生态体验设施趋于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沙柳河湿地公园俯瞰图(央广网发 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改造前曾是一片民房,由于当时的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薄弱,致使植被破坏、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环境。”刚察县林场场长王威回忆起最初的沙柳河时说道。

通过十几年的天保工程,公益林管护还有湿地保护,全县276名管护人员在巡护全县,水柏枝(沙柳)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14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灌木林地60万亩,翻了将近5倍:青海湖裸鲤从原来的2590吨到现在的10.85万吨;以前在刚察境内几乎看不到的黑颈鹤,也监测到了不少只。

现在,在这片区域内有着丰富的生命种类,各具差异的物种形态,湿地内富含水体,源远流长;养育生灵,延续生命,它见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广博与神奇。2021年12月,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青海湖畔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张“国字号”名片。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