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祁连:“飞地借牧”发展模式成效与启示
祁连县作为青海省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大县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近年来以先行示范县为契机,探索出“飞地借牧”模式,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飞地借牧”是禁牧转型升级新路径,祁连县地处特殊位置,生态地位重要,牲畜饲养以祁连牦牛、祁连藏羊为主,年存栏达110.75万头只,出栏39.02万头只。因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禁牧轮牧,导致牛羊繁育出栏季牧场饲草不足,祁连县利用河西走廊气候适宜、饲草资源丰富优势,探索出“飞地借牧”模式,众多农牧户参与,成效显著,实现跨区资源互补与草畜平衡,减轻草场压力,在促进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及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其经验对类似地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政策支持有力。秉持“协会推进、政府护航”原则,政府与相邻县域签协议,在场地租用等方面支持农牧民,县农牧科技部门牵头指导督促,成立飞地养殖协会,提升整体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今年带动387户16万头只牛羊借牧。
机制体制完善。完善飞地畜牧业协会章程,形成统一经营等模式,统筹资源促发展,健全合作社长效运行联动机制,规范养殖,实现统购统销,探索制定农牧产业养殖及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培育统一价格商议及市场营销机制。
发展路径明晰。围绕“飞地借牧、减畜增效”,加强祁连藏羊、牦牛本土品种保护,淘汰非本土品种,提升种羊质量,建成5个有机畜牧业基地,借牧成畜保活率提高1%,羔羊成活率提高7%,每只羊节省成本216元,借牧户均增收2.04万元,提升畜牧业产值,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
服务能力强化。创新“飞地畜牧贷”,加大资金支持,补贴运输成本,累计担保飞地贷款142笔8048万元,完成贴息494.12万元。强化疫病防控,借牧前后做好免疫、诊疗等服务,严格履行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农牧户抵御风险、增收致富技能。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