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全力推动有效衔接问题整改见成效
自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启动以来,海北州始终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矫正思想偏差,统一行动步伐,聚焦“一书一单一盘棋”的要求,逐级压实责任,高质量落实举措,全面完成国家、省级考核评估和州级自查问题整改工作。
一、强化组织、压实责任,推动整改工作高质量落实。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海北州迅速行动。一是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对全州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州县两级成立5个工作专班,从重点行业部门抽调34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工作专班,保障了组织领导到位、人员配备到位、任务分工到位。同时,召开9次州县两级党委常委会会议、8次政府常务会议、16次领导小组会议、5次动员部署会议,确保了问题整改工作上下步调一致。二是持续延续“下管一级、上联一级”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四大州级领导班子各包联1个县,1名州级领导包联1个乡镇,州级部门包联结对村的“4+1+N”工作机制,31名州级联点领导主动担责、靠前指挥、蹲点督战,76家州级部门和省、州、县183个单位党组织与86个脱贫村、21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开展结对共建帮扶,省州县近3600名干部职工与脱贫户、监测户开展结对认亲帮扶,履职尽责、分工协作、合力攻坚,292名驻村选派干部扛起担当、不畏困难、真抓实干,实现收入下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脱贫村“三个全覆盖”。三是每名州级领导分别确定县、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寺院5个领域的基层单位,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党外及宗教界代表人士、人才、脱贫及监测户、帮扶学生5个界别的联系对象“1+10”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制,全州州级领导延伸下管30个乡镇、联点86个脱贫村指导开展问题整改、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等重点工作,坚决做到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调度、细化举措,推动整改工作高效率落地。聚焦国家、省级考核反馈的10条具体问题,海北州第一时间主动对账认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问题整改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正视问题、精准聚焦。一是州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和各乡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群众增收重点措施落实、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行业部门责任落实、国家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定期研判调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形成了农办牵头抓总、农牧部门统筹协调、其他行业部门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印发《2024年度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督帮行动》,抽调17名州直相关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4个督帮组,对四县和州直28个行业部门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指导帮助,有效督促指导各县、乡镇和州直行业部门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和重点工作推进。二是对标认领国家考核评估反馈的3个方面5条问题和省级通报的5条问题,州级自查的3条问题,共13条问题,细化制定67条具体措施,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做到了问题一项不漏、任务细化到岗、措施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精准对标、落实落地。如,以“政府买单、群众点菜、因需开班、一技一训”培训模式,整改“脱贫人口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问题,全州开展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60人次;从加强生产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4大收入入手,集中开展一批农牧业生产增收行动、项目投产运行增收行动、劳务输出增收行动、就业增收行动、帮扶增收行动、补贴增收行动等六大攻坚行动,整改“脱贫人口增收仍需加力”问题。特别是针对牛羊价格持续走低的不利因素,州县两级落实2050万牛羊出栏奖补资金,分类制定牛羊出栏补栏奖补标准、奖补办法,适当提高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低收入户牛羊出栏补栏奖补标准,鼓励农牧民加大出栏补栏力度。前三季度,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549元,同比增长11.78%,其中:工资性收入8593.3元,占比55.27%,经营性净收入3266.48元,占比21.01%,财产性收入967.76元,占比6.22%,转移性收入2721.56元,占比17.5%,脱贫劳动力收入持续稳步提升。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