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全力拓宽青年就业“蓄水池”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2日 消息来源:海北州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海北州将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以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关键,着力打造青年就业“服务链”和创业“生态圈”,全面提升青年就业水平,全州1836名城镇青年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农牧区青年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

强化组织保障,提升青年群体就业水平。健全全州就业创业工作联动机制和就业(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召开调度会议,部署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协同,落实《海北州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精神,制定《关于精准落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措施的通知》,明确7个大类28条措施重点任务,有效解决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决融资难题,培育青年创业引擎。聚焦青年创业者缺抵押、成本高等痛点难点问题,用活各类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人员按规定给予个人不超过3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不超过2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扶持14名青年人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0余人;为14名创业人员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为11名符合条件的青年毕业生落实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1万元。

提升就业能力,提升青年就业技能。结合海北产业发展布局和红色研学,针对性开展就业创业“充电赋能”,实现培训与创业深度融合,与就业有效衔接,面向青年等各类群体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701人次。争取山东援建资金20万元,组织40名海北籍青年毕业生赴山东参加“电商+创业”能力提升培训。

夯实实践阵地,开辟青年成长通道。搭建“双创”服务平台,用活州级创业孵化基地设施资源,为17家青年创业实体提供孵化服务和场地支持。设立就业见习基地47家,吸纳6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见习。招募200名青年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落实山东对口援建协议,每年争取10个山东事业单位援青岗位,2024年7名首批聘用人员上岗。鼓励113名高校毕业生到山东、新疆、甘肃等地实现“组团式”就业创业,全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939人,就业833人(雨露计划毕业生304人),就业率达88.7%。

打造服务体系,搭建青年就业平台。在全州214个村和28个社区安置就业联络员,建成3家规范化线下零工驿站,实现“州—县—乡(镇)—村(社区)”青年就业服务体系全贯通。搭建高效率人岗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0场次,组织9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专场举办山东对口支援海北暖冬送岗助力乡村振兴招聘会,对接279名青年劳动者与山东和省内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