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讲四促·万名干部下乡】脑山沟里的惠农“大礼包”
“今年春季产羔怎么样?”
“与去年相比较,羔羊成活率还是可以的。”
“今年饲草料储备上有什么困难?”
…………
自“两讲四促两整治”活动启动以来,门源县仙米乡德欠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占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组成员,每天在牧民家的棚圈里一边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边关心牧民们今年的生产计划和生活状况,为他们送来春天的第一份惠农政策“大礼包”。这一问一答中,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憧憬。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德欠村结合春季产羔和春耕生产实际,将“学习课堂”搬到“棚圈山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标“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目标,王占魁与宣讲组成员马少云、马生庆等一同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与群众讲政策、拉家常、解难题,传递党的好声音。
地处脑山地区的德欠村,曾是贫困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村集体经济“破零”为契机,立足牧区实际,德欠村搞起了藏系羊养殖,并通过投资收益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的德欠村已跟其他脱贫村一样摘帽脱贫,而且村集体经济每年达30万元以上,为村里的群众代缴部分医保、水费、房屋保险费等,大家享受到了这份红利。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的重点。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战斗者,王占魁真切体会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目睹了贫困户是如何靠政策一步步富起来的……说起脱贫户,让王占魁牵挂更多的是脱贫户带头人。李才郎东主就是其中之一。
一大早,王占魁带着一号文件来到李才郎东主家时,两口子正在喂养羔羊。简单打过招呼后,两人便一边干活一边探讨起了今年养殖的思路和打算。
王占魁是李才郎东主家的“常客”,经常跟李才郎东主聊家常、讲政策。2015年精准识别中李才郎东主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户之列,在了解到李才郎东主家有1000多亩草场,本人也有搞养殖致富的想法,只因缺资金而得不到发展,于是王占魁就多次到乡政府、县原扶贫局协调沟通,几经周折,为村里14户贫困家庭申请到了畜牧养殖发展项目,李才郎东主家按比例也分到了44只藏系母羊。当领到羊的那一刻,李才郎东主的脸上再一次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李才郎东主两口子的精心照顾下,羊群逐步壮大,家庭人均收入也从2015年的2000元发展到现在的4.1万元。如今,李才郎东主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村里的脱贫户也发展畜牧养殖,努力走向致富路。
“听了今年的一号文件,我们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李才郎东主高兴地说。
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宣讲组创新开展了“炉前炕头播种”行动,及时携带“政策工具包”深入群众家中,围绕群众关心的草补粮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耐心回答群众的疑问,确保群众听得懂、能领会。
独居老人贾三巴对医保报销政策不太了解,宣讲员走进家中,为他详细讲解了医保报销的范围、流程和注意事项……
“这下我就知道怎么去报销了,感谢党的政策,感谢你们。”贾三巴老人听完讲解,心情激动地说。
初春时节,脑山沟里依然是寒风凛冽,但王占魁他们每天都奔走在村头巷尾、棚圈山头帮助牧户“开路子”“找法子”“想点子”……而像王占魁一样的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干部今年在门源县共有296名,他们深入全县12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在一户户遍访、一句句问询、一次次解答中,让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农惠农政策如春日里的阳光,照进门源的每一个角落,让门源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