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多措并举 谱写和美乡村新乐章
近年来,海北州聚焦民生保障,精准施策,抓好住房安全保障、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抓好住房安全,筑牢民生保障新堡垒。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牧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作为过渡期衔接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制发《关于建立健全海北州农牧民住房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构建“排查——监测——认定——改造”全链条保障机制。在深入开展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牧民住房安全隐患大排查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农牧民住房安全日常巡查监测,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做到隐患月排查、月更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房及时管控并分类实施改造和整治,确保“排查、管控、整治”链条闭环。“十四五”以来,全州累计完成投资2.48亿元,实施完成2481户农牧民危房抗震改造和门源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同步推进青海湖水位上涨386户农牧民搬迁安置,切实让群众住上安心房、放心房。
推进优居升级,打造宜居绿色新农房。紧盯农牧民住房功能不齐全、配套不完善、保温性能较差、庭院杂乱等难题,争取落实项目资金,实施投资4.2亿元的12499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全州农牧区68万余平方米住房外墙穿上了“保温衣”、37万余平方米屋顶戴上了“保暖帽”;27万余平方米日光暖廊暖意融融,16万余平方米外窗焕然一新;室内厨卫改造让2000余户农牧民做饭、洗衣、如厕更方便,农牧民住房舒适性、便利性大幅提高。
建好基础设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州累计投资2.2亿元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45个,改造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广场15个、村内道路70余公里、供水污水管网20余公里、建设防洪渠400米、修缮雨水边沟7公里及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为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环境整治,展现乡村面貌新颜值。将农牧区垃圾治理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制定印发《全州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全州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等。建立健全农牧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推动垃圾处理向规范化、常态化、资源化转型。配套建成覆盖全域的13座乡镇填埋场、20座中转站和1座再生分拣中心,配备各类收运车辆1268台、垃圾收集箱14287个,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同时,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门源、刚察、海晏三县生活垃圾转运至西宁焚烧发电,年处理量达3万余吨,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破解全州垃圾填埋选址难、处置压力大等难题,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审核:贾平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