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广纳群智谋良策 精研细审立良法
2025年,海北州紧握法治政府建设的时代脉搏,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行动纲领,全力推进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法治建设的长卷上绘就出绚丽篇章。从立法报批项目的圆满收官,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海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重点立法项目稳步推进,海北州立法工作正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态势,为地方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屏障。
广纳四方良策,精研立法蓝图。在立法计划的科学制定环节,海北州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的协同机制。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组织召开立法协调小组等会议,汇聚四县及州直各部门的智慧力量,围绕立法方向、重点领域展开深度研讨,为立法工作锚定方向。州政府主动与州人大沟通协商,就立法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充分交流,确保立法计划与人大审议工作无缝衔接。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模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线上依托“海北州人民政府官网”“海北州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通告,并公开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线下则面向各县政府、州直各单位等征集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为科学立法奠定坚实基础。
严守审查关口,淬炼立法品质。在立法质量把控上,海北州坚持合法性审查“全链条”覆盖。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政府立法合法性审查职责,对每一部法规草案从权限、程序、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邀请党政法律顾问参与审查工作,从专业视角对法规草案进行“把脉问诊”,确保法规草案既符合上位法规定,又紧密贴合海北州实际情况,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审查过程中,加强与起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审查-反馈-修改”闭环机制,及时反馈审查意见,督促修改完善,有效提升了立法质量,保障了立法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恪守法定程序,筑牢法治根基。在立法过程中,海北州人民政府以务实的行动、创新的举措、强大的合力,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屏障。针对《海北藏族自治州防御雷电灾害条例(修订)》《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废止)》《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利工程管护条例(废止)》报批项目,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广泛收集基层单位、行业组织等意见,经过多轮研讨和反复论证,形成高质量的法规草案,顺利完成州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并报批,为全州相关领域规范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法律基础。
聚焦重点项目,绽放立法华彩。重点立法项目推进过程中,海北州亮点频出。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启动以来,州政府邀请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作为技术后盾,组建专业起草团队,对湿地保护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促进《条例》与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接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赴重庆、贵州等地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有效提升立法质效。《海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则通过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广泛吸纳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基层工作者的意见,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传承人加入”的工作体系,确保条例充分彰显海北特色,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审核:贾 平
撰稿:李鸿斌
供稿: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