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持续筑牢疫源疫病防线 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成效
海北州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模式、源头管控等举措,持续筑牢疫源疫病防线,积极防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风险,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效。
监测“一张网”全覆盖,物种家底更清晰。结合候鸟及野生动物分布特点,精准布设观测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聚焦春秋季关键区域动态。借助林草管护员、祁连山国家公园“村两委+”力量构建网格化监测体系,实现密集区域无死角覆盖,为物种保护筑牢数据根基。特别是,海晏县创新“人工巡护+红外相机”模式,联合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摸清当地鸟类家族图谱,实现了全州鸟类首次“上户口”。
防控“一盘棋”高效转,应急能力再升级。实行春秋季候鸟迁飞、集群活动及疫情信息日报制,实时掌握疫病动态。海晏县率先印发《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其余三县年内将完成发布,形成“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为野生动物生存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保护“一股劲”聚合力,特有物种获守护。严格落实“勤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要求,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推进源头防控。近期,国家林草局相关处室赴州指导工作;军事兽医研究所郭学军团队在海晏县、刚察县开展普氏原羚粪便采样,为普氏原羚的保护研究提供关键支撑,助力我州特有种群健康繁衍。
执法“一把剑”强震慑,生存环境更安全。各县林草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深入栖息地、商铺、物流快递点等场所,严查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累计检查各类场所77处,出动人员200人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为野生动物营造安全栖息环境。
宣传“一阵风”入人心,全民护生成风尚。借“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契机,联合多部门进校园、社区普及保护法规与知识。依托18所生态自然学校、科普馆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参与”的野生动物保护氛围。
审核:贾生栋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