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五个到位”保春耕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为做好今年春播备耕生产,门源县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春播备耕生产凸显了“五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乡镇和涉农单位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各项农牧业生产措施;农牧部门及早安排、及早行动,春播备耕生产扎实有效。二是农资供应到位。种子部门调运储备良种41.9万公斤,其中:青稞25万公斤、油菜15.4万公斤、小麦1万公斤、箭舌豌豆0.5万公斤,引导群众串换良种100万公斤,机械选种30万公斤。截至目前,销售青稞良种24.5万公斤,油菜良种1万公斤,小麦1万公斤,豌豆0.1万公斤。供销和农牧部门调运贮备各类化肥、农药4017吨,县信用联社发放春耕贷款4136万元,石油公司调运贮备农用柴油200吨。三是常规措施到位。牢固树立抗旱意识,动员群众积攒有机肥65万方,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整修清淤水渠30公里,积极推广宣传抗旱剂、种子包衣、抗旱品种等。共检修各类农机具3000余台(套)。同时,强化科技示范推广工作,落实青稞提纯复壮示范村5250户、计划建立示范田5000亩,落实小油菜种子提纯复壮示范村5100户、计划建立示范田2500亩,计划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2000亩,其中豆类蔬菜1000亩,马铃薯1000亩。四是科技宣讲到位。在电视台开办《农事指导》栏目,开展科学种养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结合“四下乡”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宣讲活动,选派20余名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宣讲3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参训人数达8000人次以上。五是农资打假到位。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和真假鉴别知识,成立了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密切配合,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