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五五”普法及依法治州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海北州自开展“五五”普法及依法治州工作以来,坚持从州情出发,加强领导,有序推进,“五五”普法规划和“十一五”时期依法治州工作顺利实施完成,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和促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省级考核验收中海北州被评为优秀地区。
一是党政重视,部署到位。各级党委、政府把“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定期不定期进行研究部署,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州、县均配备了专职副主任,并按0.25—0.3元/人的标准落实了普法经费。制订了《决定》、《决议》、《规划》等,州人大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使我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规范运行。
二是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全州把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农牧民作为“五五”普法重点对象,认真落实中心组学法制度、全力推行青少年法制讲座、“三官两员”进村入户等各项措施,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行政审批许可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工作有效推进,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积极落实执法责任制、公示制、督查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司法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公正执法,避免了假案、错案的发生,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年减少。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调整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落实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有效避免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认真宣传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法规,加强合同管理和依法治理工作,有效规避了企业经营风险,规范了企业运营行为,依法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工伤保险缴纳率普遍提高。
三是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坚持以“法律八进”为抓手,认真落实牵头单位分工职责,采取法律知识培训、讲座、考试、集中宣传、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宣传“双进户”、巡回办案、大型普法主题实践活动等有效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开展有声势、有规模、有效果的普法活动。
四是普治并举,依法治理。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积极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法治政府,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特别是各行业以贯彻落实“当家法”为重点,扎实开展行业依法治理活动。五年来,全州创新中国成立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创建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8个,创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9个。
五是立足维稳,发挥职能。把普法和依法治理贯穿于维稳工作的全过程,采取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寺管会主任培训班、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知识竞赛等方式,入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建立了寺院法制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确定每年3月份为全州寺院法制教育宣传月,有效促进了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坚决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编印了专题宣传提纲,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做到不参与、不支持、不盲从;积极发挥人民调解法制宣传、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切实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积极构建“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动了维稳工作由应急状态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通过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风清气正、劲足心齐,呈现出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保稳定、创先争优促和谐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