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我州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创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方法,谋划党的建设城乡“一盘棋”,部署党的建设城乡“两手抓”,促进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州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机制。2008年,州委集中研究出台了《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等10个规范性文件,在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又先后出台《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等5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领域党建工作目标和要求,强化了促进党建工作措施,落实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建责任,为促进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提升全州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2010年,州委确立“支部分类联村、党员分类联户,增加农牧民收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机关帮助支持农牧区基层的工作思路,在全州深入开展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城乡支部结对共建、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和机关党员干部与农牧区党员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全州30名州级领导干部、99名县级领导干部都建立了基层或村级联系点,305个省、州、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14个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并选派县、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第一书记,3850名机关党员参加结对帮扶活动。各级党组织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城乡党组织与党员间的沟通联系,帮助村党支部健全完善规划制度,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城乡各类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认识统一、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协调共建的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局面。
我州围绕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扩大农牧区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广“支部加协会、加专业合作社”模式,全州创办的210个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有74个为村支部领办,其他的均有村干部和党员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在5个具备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并围绕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以党群共建形式,会同有关部门和四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协调开展建立工会、团组织和发展党员、建立临时党组织工作。在5个新建的游牧民定居点和调庄新村探索建立了党小组。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以巡回服务、现场办公的形式开展定期、定人集中服务活动,成为城乡党组织合作联动、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和渠道。积极开展社区党组织和机关党组织共驻共建活动,推进城镇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探索开展村企联建活动,确定17个村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9家联建企业规划投资达1478万元,州、县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积极统筹各类项目,整合资金3786万元,实施农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建设项目。扩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范围,确定经济效益比较好、热心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5家驻地企业与所在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试点工作,落实联建资金16.4万元。
(作者:王刚 白祖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