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深处长久的临时交检站
为疏畅道路、预防恶性案件、查禁交通逃逸而设立的海晏县交警大队临时交通帐篷检查站,几年来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预想。不仅从根本上减少了交通事故隐患,杜绝了恶性交通事故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发生,还成为防止牲畜被盗,调节民事纠纷、服务当地牧民和过往司乘人员的综合服务站,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守护神”。
入冬后的一场大雪,将金银滩草原妆扮得银装素裹,两条黑色的道路显得异常清晰,国道315与省道二尕线交汇点就在海晏县甘子河乡德州村。随着海西、海北经济开发的热潮迭起,通行于两条干线上的车流量开始猛增。这里不仅成为连接刚察-海晏-祁连三县的重要交通枢纽,还因地处偏僻、人烟稀少,驾驶员时常超速行驶或冰雪覆道,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交通肇事逃逸案居高不下。为应急,2006年海晏县公安交警大队由两名干警带七八名协警员,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干道边支起帐篷,设立临时交通帐篷检查站日夜执勤。
今年7月18日晚,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发生了一起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半小时后检查站民警便将肇事车辆查获。在检查站一大摞出警纪录中详细写着:尕海村高耳家的牛被撞,检查站及时拦截了事发车辆,追回了3000元损失;俄日村李全平酒后驾驶摩托车翻倒在路侧,大雨中,值班民警马成将他送到了医院,因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托华村六家牧民的10多头牛被撞,在检查站民警帮助下一一追回损失……这些记录大有交通事故、交通逃逸,小有村民家牛羊失窃、夫妻吵架、邻里矛盾等。同时,还多次查出偷盗野生动物案件。
“我们村有很多牧民家靠近公路,检查站没设之前,每年发生10只以上的牛羊被盗案达30多起,牛羊零星丢失时有发生。有一年牧民官木却家一次就丢失了77只羊,害得一家人一夜间变成了贫困户。现在好了,有了检查站,民警们就是我们牧民的‘保护神’。”正在检查站寄放摩托车到西宁办事的达玉村牧民才让对记者说。为感谢民警们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维护了草原的安宁,每年甘子河乡还会带着七个村的群众代表到检查站送锦旗慰问。
海晏县交警大队队长申效伟说:“反正穿的都差不多,老百姓也分不清你是什么警种。在他们眼里都是公安,是公安就得给百姓解决问题。”据了解,自检查站设立以来,已协助周边地区公安局机关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5起,破获本辖区交通肇事逃逸案4起,破获盗窃、伤害、杀人等案件8起,抓获各类涉案犯罪嫌疑人5名、拦截嫌疑车辆十余辆,救助因交通事故受伤人员16人,救助外地受伤游客9名,至今帐房周边地区未发生过一起牲畜盗窃案。
道路疏畅了、交通逃逸案件明显减少,为节省警力,减少建点成本,海晏交警大队打算撤点。结果一些州人大代表、州政协委员写议案提案,建议不撤,认为撤后会给老百姓带来不方便;沿线牧民更是强烈要求检查站应该设成长久站点,来保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这样检查站由临时变暂时,由暂时变长久,成为中国惟一没有编制、建制的临时检查站。
检查站最初设在一顶帐篷内,冬天大风起,帐篷一次次被吹翻。后来大队调整了一辆大轿车并改装成办公室和住宿,这才有了遮蔽风沙的地方。由于民警们长年累月在这异常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执勤,再加上吃住条件差,很多人都患上了关节炎等疾病。今年,为改善民警们的生活条件,交警大队又将帐篷改成了板房,住进温暖防风的板房,警员们说不出的高兴。如民警马胜军所说:“条件更好了,我们的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