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多措并举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
门源回族自治县以“三亮三比三评”为主要载体,全力推进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这个县引导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注重党员干部自身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内部管理为主要抓手,修好内功,规范为民服务标准,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变化。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立“党员先锋岗”“文明示范岗”“优质服务岗”,倡导党员干部“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热情服务等拓宽服务渠道,在服务方式上暖民心,亲民心,连民心。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流水线”办结的便民服务模式,严格按照限时办结的要求,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从优化工作环境上升到优化政务环境,坚持“多设路标、少设障碍”的原则,为群众办事提供一个舒适的场所。县工商局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到乡村、学校、军营等发放“维权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将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成为工商部门与广大消费者和人民群众信息互动的平台,2011年1至9月份,共调解消费纠纷33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3万元。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立足本职工作,结合职能特点,明确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目标任务,使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县司法局大力推行“一线工作”,力求在活动中实现为一方服务,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创一流业绩。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点,建立完善办事服务制度,着力健全服务承诺制、政务公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代理服务制,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办事结果,努力形成以制度机制推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格局。县农牧水利和扶贫开发局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用好的制度约束激励干部职工创先进,争优秀,制定完善了十六项制度,强化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服务群众。县工商局全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实行定格、定人、定标、定责,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竞争、交易行为等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县国税局完善长效机制,建立“三本台账”。将公开承诺纳入台账,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践诺“销号”机制,落实一件,销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