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海北州司法行政工作亮点
纷呈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海北州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以及省司法厅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呈现出如下亮点:一、“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深入推进。建立了海北州“三调联动”大调解示范点,将信访案件的处理全方位纳入了“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范畴。会同省司法厅在门源县召开了全省“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为全省开展“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自“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4238件。二、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大力开展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了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52个,优化充实人民调解员2076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实现了乡镇、村、社区、学校、行业、寺院、工业园区、企业、集贸市场、重点旅游景区和游牧民定居点调解组织全覆盖。三、“六五”普法工作高规格启动。州财政拨付10.7万元对“五五”普法工作中涌现出的国家级、省级、州级34名先进个人和17个先进集体进行了重奖。同时,为了确保海北州“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州政府将普法依法治理经费由原来的0.25—0.30元提高到了0.35—0.50元,并纳入州、县财政预算。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突出地域特色,强化职能作用,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海北州司法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刚察县司法局热水矿区分局,拓展了司法行政工作领域。五、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新提升。全州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649次,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738件,成功2673件,调解成功率98%。举办27次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活动,近1300名人民调解员参加培训,培训面达到60%以上。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州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91名,衔接率达100%,安置率达97.8%,帮教率达100%,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无缝对接。共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67名,累计解除矫正70名,未发生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累计筹资25万元支持基层基础工作。六、法律服务工作实现新作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公证进行了视察,对评查出的问题邀请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进行了实务培训。全州律师共代理各类案件54件,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书346件;公证员办理各种公证业务361件,接待来访1576人(次);办理诉讼、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221件,比年初省厅下达的170件任务超额完成了51件。进一步拓展司法鉴定领域。七、结对共建工作实现新突破。出资4万元,组织联点村—刚察县泉吉乡扎苏合村新当选的“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卸任的部分村干部和寺管会主任、副主任共16名同志,赴江苏、上海等地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参观学习考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八、队伍建设展示新形象。在司法行政队伍中深入开展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在州委党校举办了普法骨干、“双语”干部、社区矫正业务、基层司法所所长、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业务知识培训班等5个培训班。同时,积极选派了102人次参加了州级以上的培训和学习考察。积极打造了司法行政工作宣传平台。在《祁连山报》创办了《海北州司法行政专版》,制定出台了《海北州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和调研工作考评办法》,增强了司法行政机关对外宣传力度和自身学习的自觉性,有力地促进了司法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