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全力实施文化工程彰显文化门源魅力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6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1年以来,门源县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确立了文化事业的战略地位,把文化发展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通过实施文化工程,稳步推进文化门源建设,文化事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实施“文化品牌”和“文化促产业”工程中,全县成功举办了以“畅游金色花海,品味魅力门源”为主题的第12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承办了环湖赛门源赛段的比赛,承办了岗什卡全国滑雪登山交流大会,“文化门源”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重点扶持以“窝儿药枕”为主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拓展发展空间,使文化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中,公布命名了首批16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刺绣、马福腰刀、华热藏族婚俗、回族奶皮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了首批3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门源明长城遗址列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争取落实了投资3160万元的明长城遗址修复加固项目。
在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培训”工程中,完成了4000户数字整转及线路改造项目和总投资470万元的“七乡两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实施了投资2180万元的门源中短波发射台项目、投资90万元的电视台附属工程、投资21万元的农牧民健身工程及投资200万元的“雪炭工程”,投资171万元建立了57个“农家书屋”,总投资89.7万元的未通电农牧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州级验收,有力推动了“文化门源”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