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享受到了专业化环卫服务
40岁的仁青本是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牧民。素有青海湖北岸“门户”之称的青海湖乡,地广人稀。夏天他放牧牛羊过游牧生活,冬天全家6口人“窝”在3间土坯房里。去年底,他家搬到政府统一修建的幸福滩新牧区建设示范点的定居房。令他没想到的是,房子不仅宽敞漂亮,政府还投资215万元在定居点修建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管网、化粪池等环卫设施。他对孩子们说:“城里人干净,就是有了这些处理垃圾的东西,现在我们也有了。”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乡上组建了保洁员队伍,负责清运垃圾、清扫环境,定居点变得整洁了。他又对孩子们感慨地说:“牧民也享受到环卫服务了。”
3月14日下午,多杰本兴致勃勃地来到乡政府大院,来领海晏县林业环保局配发的清运垃圾的脚踏三轮车。一进院门就听见乡亲们的议论声:“垃圾车、垃圾箱、垃圾桶、三轮清洁车,今天能领到这些设备,我们牧区的环境以后跟城市的相比差别不大了。”“有了定居房,配上了环卫设施,新牧区的新牧民就要过干净卫生的新生活。”“有了这些设备,我们建设新家园的信心更加十足,卫生干净了,对我们的健康也十分有利。”……听到这里,他抢着接过话头:“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定居点再不干净的话,我们就愧对政府了。”
刚领到三轮车的达玉日秀村村民索南东智说:“以前,我们乱倒垃圾、乱堆牲畜粪便,村里到处是塑料袋、碎纸片,大风一吹满村都是。现在有了这些东西,清运垃圾方便了,以后我们可以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了。这得益于政府建设新牧区的一系列好政策啊。”从该村招聘的保洁员更布藏很开心:“像我这样的牧民保洁员有7个,都是当地的牧民,我们7人负责清洁工作,工资一年有3000元。现在,有了这些设备我们草原上的‘清洁工’和城里的没什么两样了,一样可以给牧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该乡党委书记孔庆龙介绍,去年,乡上配备了7名保洁员,初步实现了垃圾专人收集、定点掩埋,实行不定期打扫。县林业环保局为达玉日秀、达玉五谷、同宝村配备了价值300多万元的保洁用具,大中型设备由乡政府统一管理,其余设备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并制定了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据了解,至目前,海晏县林业环保局共为青海湖乡5个村配备手推式垃圾桶822个、户外垃圾桶13个、摆臂垃圾清运车3辆、脚踏式三轮清洁车11辆、清扫工具及保洁服各11套、钢式封闭垃圾斗15个、吸污车1辆。随着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完善,海晏县将通过努力,逐步达到农牧区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垃圾处理化率达100%的目标。(作者:范文举 裴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