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积极探索走出科学扶贫开发新路子
近年来,海北州扶贫开发工作将巩固温饱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和尽快实现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新目标,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走出了一条符合海北实际的科学扶贫开发新路子,探索出了典型做法和成功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在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州积极转变理念,创新实践,探索符合州情实际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和新机制。在扶贫模式上,探索推进了“联户集约型、企业带动型、协会经营型、基地集中型、产业引导型、劳务统转型”六种扶贫模式,促进了扶贫方式向多元化转变,增强了贫困地区后续发展能力。在投入方式上,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牧户投入为主体,信贷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打破各自为政的部门界限,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效的整合行业建设项目,发挥各类资金的集聚效应,向贫困村捆绑投入。在帮扶形式上,不断健全完善定点帮扶机制,创新社会帮扶形式,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大扶贫”格局。在政策保障措施上,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在政策保障措施上,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在整合资源方面,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合力攻坚,基本实现了项目村有基础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为贫困地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方面,采取集中搬迁、就地搬迁、插花搬迁、自主搬迁等多种形式,立足于保护生态和改善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方面,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户增收。在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坚持以“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为依托,先后实施了贫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和“雨露计划”工程。同时,积极开展连片特困扶贫开发项目,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