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海北州从2010年5月起集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州792个基层党组织和12643名党员参加活动。两年多来,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全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际,不断强化措施,持续推进深化,做到了全州上下思想同步动员、活动同步开展、任务同步落实、效果同步显现,使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目标。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着力强化活动的组织保障。
坚持创先争优“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各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面上总体安排指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指导联系点,各级检查组分片全程跟踪督查,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本系统窗口单位,从面、点、片、线四个层面构建了分级负责、逐级指导、覆盖基层的联系指导体系。共建立州、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293个,州、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累计召开汇报交流和工作推进会40多次,州、县级领导和各级检查组先后深入基层检查指导2670人次。祁连县采取“半年小考、年终大考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跟踪问效,确保了活动持续深入推进。
突出主题,创新载体,着力丰富活动的主题内涵。
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设计科学新颖的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州确定了“创先争优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凝心聚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北”的创争主题,并分行业分领域提出农牧民党员争做“双带”和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模范,乡镇领导干部争当干事创业、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廉洁自律“四个表率”等活动载体。各地各单位也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活动载体673个。
着眼基层,服务群众,着力提高活动的实际成效。
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和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在帮助结对村抓党建、促生产、保稳定的同时,锻炼了机关干部,转变了机关作风。认真落实“三亮三比三评”要求,深化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全州设立党员示范窗口和岗位660个,建立党员责任区205个。扎实推进46个村“百企联百村”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各方面累计投资3.4亿元,同时积极开展州域企业与驻地村结对共建试点工作,为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以党支部分类定级为基础,整顿建设后进党支部,去年村级换届中确定的8个重点难点村已有5个实现转化晋级,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
培树典型,强化宣传,着力营造活动的浓厚氛围。
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注重基层一线选树培育先进典型,在各个层面、领域和各条战线选树了2000多个创先争优先进典型。1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23名优秀个人受到中央和省委表彰,州委表彰4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70名优秀个人。不断强化宣传,持续营造氛围,州、县创先办及时反映活动动态和各地各单位做法经验,累计编发信息480期,在州、县电视台、祁连山报等主要媒体开辟专栏,编播新闻840条。州委创先办和宣传部组织协调省、州媒体记者深入采访挖掘,先后宣传报道了40多个先进典型的事迹。
总结交流,广泛研讨,着力构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
注重加强对基层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跟踪掌握,引导党员干部结合检查指导工作、宣讲1号文件、开展大接访等活动,深入基层点题调查,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有效做法,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成功做法系统化、把具体经验制度化。活动开展以来,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完成点题及选题调研材料460篇,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660个。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两次理论研讨活动,征集调研论文90篇,为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总体目标,坚持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一是领导带头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做到带头学习宣传、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服务群众的“三个带头”,争做实践先行者,到现实困难多、群众意见多的地方走访调研,摸实情、听民声、解民忧,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和引领带动作用。省委书记强卫,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东升,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齐玉等领导莅临我州检查指导工作,州委书记严金海同志先后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和要求。州委常委会会议每半年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先后8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对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和安排部署。全州127名县委书记和州县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87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基层党支部开展了点评活动。二是实践特色明。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基层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祁连县阿柔乡党委实行“党员示范户”制度,评出43户党员示范户,与困难群众结成73对“帮扶对子”,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为民服务实。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聚焦和落实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上。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双承诺”制度,规范承诺、履诺、评诺程序,建立了承诺内容登记、履诺情况通报、承诺事项销号以及领导跟踪督办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累计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近4万项,兑现率达到90%以上。四是群众评价高。各级党组织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第一标尺,将群众参与监督贯穿到活动始终。以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党员为主要依据,分阶段、分行业、分领域组织群众代表开展即时评议和集中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估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