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近日海晏县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结合海晏县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县学前教育走在全省牧区前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省牧区前列;县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和县城幼儿园建设达到省级标准的教育事业发展“两个前列、三个达到”目标,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四个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并就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五项举措。一是突出规范提高,全力抓好学前教育。加强农牧区学前教育工作指导,明确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把学前教育内涵建设纳入教育体系的总体评价,推行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幼儿教学管理,彻底改变小学化倾向。坚持普惠性与公益性的办园方向,建立政府投入、乡村补助、社会参与、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规范各级幼儿园收费标准,落实园长和保教人员的安全责任,推行食品统一配送制度。突出重点项目的建设,抓好县城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重点的9所幼儿园新改建工作,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步伐,力争到2015年,把县城幼儿园建设成为省级标准化幼儿园、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州级标准化幼儿园,全县城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农牧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使全县学前教育走在全省牧区前列。二是突出提高质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加强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大力培育具有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以德育人的“软实力”。着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积极推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教”之路,加强教研成果应用推广,着力构建“教育行政推动、教育科研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实验”的新型教育科研机制,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三是突出优化结构,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牢固树立“重视教师,就是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思想,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实施全县“名师成长计划”,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主线,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骨干教师、薄弱紧缺学科教师和“双语”教师培训力度,促进全县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特岗教师计划、特聘教师计划、教师见习岗位计划,大力构筑充满活力、良性发展、整体提升的教师管理和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和师德师风考评制度,推动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突出制度建设,大力强化学校管理。围绕建设内涵发展、特色鲜明、质量优胜、群众满意的学校体系,全面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探索实行中小学校长直接选举制。抓住管理制度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跟踪检测。健全教育督导、督查台账和监督问责机制,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实行督导检查结果公示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问责制度,大力推行教育工委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全力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突出办学特色建设,鼓励和引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研究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把学校办成既全面发展又富有特色的育人基地。五是突出责任落实,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考核机制,落实县委、县政府定期议教制度、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康发展、均衡发展。健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保障体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帮扶机制,做好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把学校党建作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建立经常性研究学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在党风促教风带校风上取得新成效。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学校决策、党内监督制约等机制,切实激发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