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三角城镇以“五个零”工程优化民生服务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海晏县三角城镇以基层政权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服务资源,建成了设施齐全、人员完备的民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行服务岗位、服务群众、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事项“五个零”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服务岗位“零空缺”。积极整合农村经济发展、农经统计、农牧业信息、村级财务管理、新农保、新农合、残联、妇联、民政等12个岗位,完善工作职责和范围,建立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定期对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开展交叉上岗活动,确保受理群众办理事项时不误时、不误事。二是服务群众“零距离”。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现场集中办公活动,监督村两委定期公开“三务”,统一代缴3000余户新农保、新农合资金,免费给500多名农牧区妇女进行“三查”, 宣传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10场次,排查出重点人群的矛盾隐患6起。在服务大厅配备了复印机、电子显示屏、档案柜等便民设施,设置了休息区,建立了“一站式”流程图,为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三是服务过程“零障碍”。民生服务中心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经常串村走户,走访慰问五保户、残疾人和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家庭,定期把70岁以上老人的补贴、残疾证、民政救济面粉等送到家中,免费上门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服务,帮助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协调贷款。同时,加强各项服务制度的建立完善,实现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按制度评比。四是服务质量“零缺陷”。按照“受理登记、归口办理、跟踪督办、反馈回复”的四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专门安排人员为到民生服务中心办事的老年人、文盲、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书写申请、翻译语言、解释政策等服务。定期上门为无法到中心办事的困难家庭提供一次性办结新农保、新农合、残疾证、低保证等相关事项。不能立即办的事项,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并由镇纪委副书记跟踪督查。对重要或复杂的事项,由民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并将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评先选优的标准。五是服务事项“零积压”。主动邀请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减少因办事程序不清、办理人员不在而造成的误时、误事的现象,确保民生服务的高效运转。每周服务中心向镇政府汇报本周工作总结,每月对办理事项进行整理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便于群众监督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