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全力加强城乡困难群体生产生活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2年,门源县高度关注民生,解决民忧,以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城乡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水平为手段,着力解决全县城乡困难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全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注重帮扶就业困难人员。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见习岗位、技能培训、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帮助城镇失业人员、下岗工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2012年,共计新增就业岗位996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53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及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27人,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14人、灵活就业人员224人。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期150人,农牧民技能培训18期1050人。二是贯彻落实政策,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自2012年1月起,对201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离退休人员1434人调整提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提高232.7元;对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人员从2012年1月起调整养老保险金待遇,调整后月人均提高30元。两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三是大幅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巨大作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大幅提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解决民众创业带动就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支持有创业意愿者自主创业。截至目前共为183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2123万元。发放额度从以往每人2万元提高到每人10-20万元,发放总额比去年的327万元同比增长了549.2个百分点,一年放贷总额超过了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以来的总和。扶持了183名人员自主创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0名、高校毕业生53名、城镇失业人员71名,农民9人。使这部分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力推动了全民创业和全县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开展。四是全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狠抓维权服务。积极履行“维权、维稳、服务”的职能,坚持专项监察、投诉举报监察、不定期执法检查专访等走访活动,及时掌握建筑工地、厂矿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等易发生劳资纠纷风险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劳动者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管和工资发放等用工行为,努力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调处力度,安排专人进行接访,及时解决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受理拖欠工资投诉案件33起,涉及劳动者853人,解决拖欠工资金额873万元。受理工伤争议案件12起,涉及劳动者12人,调解工伤赔偿金额9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