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九项措施大力推进统计工作
一是开展旅游调查,为建设旅游名州夯实基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旅游统计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州开展旅游问卷调查工作,发布《海北州旅游分析》,为加快发展海北州特色高原旅游提供了数据依据。
二是结合第三产业调查,摸清服务业发展现状。通过全省第三产业调查及全州服务业调查,摸清海北州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家底,为州委、州政府全面掌握全州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尽快制定海北州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依据。
三是合理统计民生项目,有效惠及民生。积极实施民生货币化改革工作,及时将已明确的民生工程项目科学合理地纳入统计范围,如期计入城乡居民收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让全州各族人民更好地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开展农牧业集约化统计调查,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建立《海北州农牧业集约化试点村统计制度》,从集约化开展村、覆盖人口、集约土地、集约方式、增收幅度和集约效果等方面连续四年对农牧业集约化试点村的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监测,促进了农牧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五是建立民生创先指标,加快改善民生步伐。根据海北州确定的力争在人均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收入、人均投资强度、公平教育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生态环境建设、新牧区建设上领先的要求,制定民生创先目标体系,并与全国及省内其他藏族自治州对照分析,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民生创先指标。
六是开展全面小康监测,科学反映我州小康水平。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工作,科学完整、真实可信地反映海北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为全州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七是拓宽统计监测思路,探索“飞地”经济统计监测。按照海晏县政府与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管委会“河南天瑞集团铝基一体化项目”协议,积极向省统计局作专题汇报,积极开展“飞地”经济统计监测,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八是完善部门分析评估制度。统计部门分别与发改委协作开展了投资监测评估,与经商委协作开展了工业和节能降耗监测评估,与农牧局协作开展了农牧业和农牧民收入监测评估,与旅游局协作开展了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与金融部门协作参与了相关金融运行分析。
九是坚持经济运行分析制度。按月召开由发改、经商、财政、统计等部门组织的经济运行分析会,共同研究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