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合作经济组织走向了规范化轨道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1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一是重培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奖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明确了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等。按照突出特色、专业和分工的要求,对产业结构类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经营、以大并小等形式引导其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水平。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152家,会员7400余名,带动农牧户2.2万余户,合作社成员年增收600余元。二是强扶持。县财政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对20个具有典型示范的合作社给予了奖励扶持;融资600万元建立支农信贷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突出问题,并协调金融部门为合作社发放贷款支农3100万元。涉农部门加大州县支农资金等项目的倾斜力度,为合作社新建各类暖棚149幢,配套各类农牧机械300余(台套),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工商、国税部门进一步极大专业合作社资产清查备案工作,认真清理不利于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收费项目,确保合作社管理规范有序运行。财政等部门指导合作组织,规范各项运作程序和财务、会计制度,先后组织95名合作社理事、150名财会人员参加了省、州、县的专项培训。三是促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合作社在发展特色产业下功夫,逐步建立了一批具有门源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集约化经营发展。2012年,全县合作社与农牧户签订粮油订单种植4.3万亩,建立特色产业基地8个、特色专业村5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8个,优质种畜640头(只),销售羊毛600余吨,占全县销售总量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