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农牧业发展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举措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1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发展成效

  2012年,门源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923元、比上年增长22.6%

  存在的问题

  1、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牧业的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2、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掌握和运用科技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尚未突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劳务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农牧民尤其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收入增长缓慢。

  3、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难度较大,传统农牧业经营理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制约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全面推进。

  4、合作经济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规范。门源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资金支持,自我发展能力弱,服务能力有限,管理、服务、经营还需指导规范。合作经济组织在建立实体经济、发展产业、带动农牧民等方面的项目支持力度还不够。

  5、门源县还有59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尤其60%低收入人口地处边远村社,环境恶劣、灾害频发、交通不便,加之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思路与对策

  ()突出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步伐。在巩固东滩村和药草梁村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好5个示范点建设,在合作社经营、牧民转产、草畜平衡等方面强化措施,努力促进牧民增收。同时,依托草业扶持政策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加大饲料企业扶持力度,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扩大舍饲养殖规模,促进草畜平衡,加大对草畜平衡区农牧民后续产业的培育,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

  ()突出特色种养产业的培育发展,提高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围绕藏区青稞、油菜籽、饲草料、奶制品、牛羊肉等优势资源,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生产布局,大力推进特色种养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建设,努力形成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培育与农牧民联系紧密的企业,重点做好永兴万头绿色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文义标准化养殖小区、丰茂合作社蛋鸡养殖场、世良土鸡养殖场等企业的支持和培育。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提和高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农牧户参与率、土地、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的集约率较2012年再提高3-5个百分点。

  ()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设施农牧业规模。根据经济发展要求,按照集中建棚、扩大规模、创新机制、连片发展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发展设施农牧业。通过组织召开设施农业推进会、抓典型树样板、开展调研、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等活动,宣传动员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重点抓好泉口、东川日光节能温室蔬菜基地后续工作,使其尽早地发挥效益。积极扶持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鼓励农牧民建设规模化的养殖小区,扶持建成10处规模化养殖小区。

  ()突出合作经济组织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作用。积极指导和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社在章程制定、社员出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等方面规范运作,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设立专门帐册,严格会计核算,实行财务公开,使参社农牧民在成本核算、收益分红等方面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入社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现有的专业合作社织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重点对青石嘴大新土地集约化专业合作社、门源永盛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在农机购置等方面给予扶持。

  ()突出延伸农牧民科技培训层面,切实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栽、科学养殖等农牧业集成技术推广应用,依靠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抓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以提高农牧民素质和技能为前提,积极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力争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次、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500人,农牧民绿色证书培训300人,开办农民田间学校3所。

  ()突出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进一步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争取落实青稞基地和饲草料地基地建设项目、河道治理、人畜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草原灌溉、扶贫开发等农牧、水利和扶贫开发项目25项,总投资达到2.5亿元。

  ()突出打造高原特色旅游村,继续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在巩固东旭村高原桃花源旅游特色村建设的基础上,整合资金着力打造青石嘴镇西铁迈村惠民山庄、泉口镇旱台生态文化体验走廊、东川镇孔家庄村农家园等重点旅游特色村建设。继续投入资金组织实施好涉及12个乡镇、35个村、10090户农牧户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