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强力推进高原生态旅游
及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
2013年,海北州旅游工作将紧紧围绕“全省旅游消费和服务提升年”活动主题,以开发产品、塑造品牌、促进消费、提升服务为主要途径,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强力推进高原生态旅游及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6.88亿元,增长35%;旅游接待人数407.7万人次,增长22%。
一、加快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金银滩景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完善旅游功能,推进创新中国成立家5A级旅游景区步伐。二是继续推进东旭高原桃花园、青海民族文化音乐城、祁连瑞士风情街、高原海滨藏城等续建项目,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三是做好岗什卡、马背民族互动营、达玉环青海湖自行车综合服务基地、门源油菜花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新项目的建设工作。四是加快重点景区停车场、通讯、标识、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做好、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储备和准备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出一批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广泛吸纳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
二、积极提升旅游消费水平。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以增加旅游人均花费为抓手,紧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在景区景点的项目开发、宾馆饭店的提档升级、旅游商品的开发研制、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特色餐饮的加工销售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好旅游各要素的统计,认真分析总结制约当地旅游消费的因素和不足,突出重点,下大力气,积极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力争人均花费达到167元,人均增加14.9元,增长9.8%。
三、做好宣传促销工作。将“梦幻海北”纳入“大美青海”的宣传体系中,扩大“梦幻海北”的宣传推广。一是做好青海卫视、《百姓1时间》等省内外新闻媒体的宣传促销。二是加强与甘肃、陕西等周边客源地和北京、广州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宣传促销。三是做好《青海旅游杂志》海北专辑的编辑及发行工作。四是做好对口援建山东省的宣传促销。五是适时在西宁举办海北旅游专题宣传推介,全力推介“梦幻海北”旅游资源。六是继续做好西宁机场、体育馆、公交车等户外广告宣传。
四、加大行业管理工作。对已建成的酒店、饭店等餐饮服务行业,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大星级评定力度,努力让具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星级行列,提高旅游服务的标准化水平。积极开展旅游景区的评星创优活动,继续完善部门监督、行业自律、游客评价旅游管理机制。加强联合监督检查,全力打造海北旅游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举办好统计人员、旅游执法人员、星级饭店和农牧家乐管理人员、星级饭店和农牧家乐服务人员、自行车旅游经营者、景区导游(讲解员)、5A级景区创建工作等培训班。
五、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大力支持和扶持特色农牧家乐的发展,在公路沿线、人员密集的重点城镇,鼓励开发农牧家乐项目,切实缓解旅游旺季“一房难求,一床难求”的局面。按照“统一门牌,统一标准,统一服装,统一工牌号”的工作部署,继续加强对农牧家乐的标准化建设。继续做好“最美乡村”评比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加快制定有利于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引导扶持家庭宾馆、自行车租赁行业等一批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岗什卡雪峰登山赛、露营大赛、自行车比赛等游客参与性、互动性的旅游项目。
六、充分发挥好旅游发展资金的作用。尽快制定出台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合理安排利用好9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