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四抓”助推“三农”工作在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今年以来,祁连县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线,抓产业结构调整、春耕备播、科技兴农、特色养殖,促进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形成气候,带动全市农牧业整体转型升级。

 1、抓好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将达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万亩、油料作物1.2万亩,其他作物0.7万亩,苗木种植0.4万亩,将初步实现两稳三扩三提高,即稳定粮食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扩大饲料作物、苗木、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品质、效益。稳步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工作。全县共集约耕地2.9万亩,参与农户达2350户,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社达15 家。

2、抓好春耕备播。落实资金20万元,储备农作物良种6.5万公斤,调运各类农药0.7万公斤,农膜0.2万公斤,积攒农家肥20万方,可基本满足春播备耕需求。为提高技术到户率和到田率,在全县23个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并多渠道引进农作物新品种5个,计划试种2-10亩,示范推广麦类新品种扩繁500亩;计划建立青稞种子繁育基地1400亩,杂交油菜基地1300亩,订单油菜制种300亩,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面积达3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为0.5万亩,预计全县粮油良种化程度将达到97%以上。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准备工作,计划监测2万亩。春耕期间,组建农机服务队1个,投入大型农机具530余台(套),落实机耕面积达1万亩,机播面积达1万亩,保护性耕作0.5万亩,培训农机手110人。

3、抓好两年三胎繁育工作。峨堡、扎沙、大泉3个示范点共存栏生产母羊600只,优质种公羊81只,购置饲草料3.4吨。第一胎产羔羊596只,成活594只,成活率达99.7%,所产羔羊于2013227全部断奶,并于201331再次投放了种公羊,第二胎预计将于8月份再次生产。

4、抓好特色养殖工作。发展了藏羊、牦牛、幼畜特色养殖基地。目前,全县9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基地的形式建成不同规模、档次的养殖场(小区)40个,建成畜棚3004万平方米,贮草棚403610平方米,青贮窖111760立方米,并按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的要求进行了科学布局,年舍饲养殖规模达8万头只以上,出栏规模达16万头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360万元,主要发展藏羊、牦牛、羔羊、犊牛、奶牛舍饲养殖产业,在生态畜牧业发展及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了高原藏羊、牦牛种业特色养殖基地。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立了高原藏羊种羊繁育场、牦牛种牛繁育场两个种业基地,省农牧厅已经认定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种畜供种基地,现存栏试验藏羊320只,年辐射2300只,每只净增收300元,试验牦牛1250头,年辐射1900头,每头净增收800元,并以两个繁育场为依托,初步建立了县有选育中心、乡有繁育基地、村有核心群、社有示范户的四级良种繁育体系,组建藏羊核心选育群3456.9万只,牦牛核心选育群1350.96万头以上,在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和牧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了草原、林下养鸡特色养殖基地。我县现有草原鸡、林下鸡、雪鸡养殖基地3个,其中,峨堡雪牧合作社草原生态鸡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修建鸡舍360㎡,购置饮水器180个,料桶180个,药物喷雾器2台,粉碎器2台,出粪车2辆,现养殖规模7000只,共出栏草原鸡8000只,实现利润收入25万元。祁连县有福高原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生态土鸡养殖场,占地面积200亩,现有彩板鸡舍2200㎡,消毒室60㎡、办公室96㎡,生活用皮卡车1辆,一次性养殖能力达2800只,年出栏土鸡4000只,实现销售收入10.6万元。祁连县飞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雪鸡养殖基地,先后投资70万元,建成鸡舍2400㎡,孵化室45270㎡,现存栏雪鸡110只,年产蛋1000枚,自然育活雪鸡500只,今年出售雪鸡200只,销售收入达50万元,实现纯收入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