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富了下阴田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4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下阴田村村支部书记包生明去年秋收后带领全村37名村民到新疆库尔勒市普惠农场打工,从事摘棉花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均收入8000多元。
  包生明说:“我举家在新疆打工已经6年了,2010年我两口子在新疆承包种地、摘拾棉花,收入3万多元,带出去的15个人,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包生明自豪地说:“以前下阴田村由于人多地少,老百姓靠天吃饭,每年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发展牧业又没有草原和资金,长期贫困,是省级贫困村。当时也因为自家生活不景气,导致弟弟娶不上媳妇,当县上提出要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动员村民外出务工的号召时,全村群众十分高兴,家家都争着要出去打工,我也带着弟弟到新疆从事承包种地和摘拾棉花,两个人半年时间就挣了3万多元,那一年弟弟顺顺当当娶上了媳妇,偿到外出打工的甜头后,我决定带更多群众出去,近几年每年最少带40多个人去新疆,在打工的同时我也就自然成了劳务输出的中介人、经纪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断提高,因此在2011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我被选为村支部书记。”
  包生明说:“没有发展劳务经济前我们村几乎都是平房,现在全都盖上了砖木结构的大瓦房,甚至有些人家住上了两三层的小洋楼,是劳务经济富了全村老百姓,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大伙已不在仅靠那‘一亩三分田’维持生计,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增收的渠道更多了,劳务输出已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到新疆打工只是下阴田村村民外出打工的一个缩影,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福的小农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记者 马淑珍 通讯员 李占光 韩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