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2019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相关规定和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于2020年4月15日至8月20日,对2019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通过省厅大数据对全县34个一级预算单位201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集中财力改善民生,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财政运行平稳,基本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任务,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整体运行情况较好。2019年,县财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达147413万元,较上年增加20131万元,同比增长15.81%,有效缓解了全县财政支出压力。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176308万元,较上年增加32418万元,同比增长22.52%,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19年,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13474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8%。其中:扶贫专项资金4728万元,为全县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教育资金12402万元,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社会保障资金27587万元,全面落实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优抚等惠民政策;医疗卫生资金10052万元,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落实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政策,实现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
——坚持改革创新,财政管理得到加强。县财政探索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建立“借用还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举债偿债机制,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基本建立,预决算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全面集中公开;预算绩效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初步建立, “一卡通”惠农补贴、减税降费财政扶贫资金、财政内控、财政评审等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
一、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9年,财政总收入176308万元,其中: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2万元(税务部门完成4094万元,财政部门完成2328万元),为年初预算8838万元的72.66%,同比下降27.34%。财政总支出1763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056万元,完成预算的171.84%,较上年增加25788万元,同比增长19.21%。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收支平衡。决算草案编制总体符合预算法及相关规定,基本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4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49万元,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389万元,社保基金支出完成69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441万元。
2019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250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2550万元,专项债务2500万元,全部为县级债务,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9年,各部门决算收入179355.34万元,各部门决算支出154915.4万元,当年收支相抵,收支结转结余24440万元,年末滚存结转结余73177.54万元。
延伸审计了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监委2019年部门预算执行及“三公经费”情况。以上三个单位 2019年“三公经费”总支出45.73万元,其中:燃油费较上年减少10.96万元,同比下降23.62%。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减少4.21万元,同比下降29.82%。
2019年,抽查了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监委、县农牧科技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等5个单位的县级项目综合管理绩效自评情况。从抽查情况来看,各单位项目预算资金能够及时拨付到位,执行率较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拖欠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合同制职工养老金,形成隐性债务待化解。根据县社会保险服务局提供的养老金欠缴统计报表反映,2008-2011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欠缴合同制职工单位配套部分养老金共计5118552元,涉及全县63个单位235人,形成隐性债务。
(二)公共预算中设置预备费不足。2019年县财政预算安排时设置预备费100万元,应设置预备费917万元;2020年县财政预算安排时设置预备费900万元,应设置预备费1165万元。
(三)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管理不到位。2019年,各乡镇、各部门在政府采购项目中,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累计节约资金286.43万元,但是节约资金未及时全额上缴财政,政府采购中心对采购节约资金管理不到位。
(四)收入在往来中核算,致使收支不实,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国库管理。2019年绩效考评奖补资金90万元、2018年州对县财政绩效考评奖补资金20万元,在非税收入专户中以 “暂存款”科目挂账核算;2019年拨入农机购置补贴220万元,支出127.63万元,剩余资金92.37万元,在农财股管理账号中(农机购置补贴)以“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核算,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国库管理。
(五)财政综合管理绩效考评时效性差。2019年,全县共有432个县级项目和20个上级重点项目纳入综合管理绩效考评,其中委托第三方进行综合绩效考评的共有106项。截至审计日,完成绩效评价项目42项,仅占委托总任务的39.62%。
(六)对全县34个一级预算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审计,审计疑点核查存在如下问题:
(一)收入支出决算账表不一致。收入方面,全县16个单位预算会计收入与部门决算收入不一致,相差1728370.40元;支出方面,全县10个单位预算会计支出与部门决算支出不一致,相差6555833.54元。
(二)应缴财政款未及时上缴国库。2019年,部分单位应交财政款项65434.59元,年末未及时上缴。其中:刚察(省级)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未及时上缴卫生费12805元;县公安局未及时上缴罚没款2300元;吉尔孟乡人民政府等11个单位未及时上缴银行利息收入50329.59元。
(三)部门预算执行率低。根据全省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大数据疑点核实,省州县财政下达给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中,资金结余较多,预算执行率低。其中:县宗教事务管理局农林水支出-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投资金32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36.56%;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监察专项资金3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39%;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业务经费27.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9.45%。特别是县广播电视台州级项目资金150.47万元,预算执行率仅为17.21%,主要原因为以前年度上级拨付资金量大,导致当年形成存量。
四、审计建议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预算管理行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继续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减少预算调整事项,缩小财政预决算差异。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严格履行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收支项目,及时向人大编报预算调整方案,进一步规范追加预算支出审批程序,依法进行预算调整变动,维护预算法的严肃性。
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在继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为重点支出提供财力保障。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着力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工作。三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继续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密切关注各类可能增加政府性债务的潜在风险点,不断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预算执行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重点解决财务管理人员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监督弱化等问题,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支出行为,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全县财政工作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