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9日 消息来源:

  关于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829日在刚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宣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我向会议报告关于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2021年度全县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2021年纳入全县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企业共计18户,资产总额共计39861.2万元,较上年增长24.8%;负债共计14957.49万元,较上年下降5.5%;所有者权益24903.7万元,较上年下降2.85%;营业收入5924.95万元,较上年增长7.8%;实现利税211.04万元;收益共计716.68万元。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总体情况:2021年12月31日,全县国有资产总计账面数(净值,下同)319648.02万元,较上年增长5.41%。负债总额14616.48万元,较上年增长55.9%。净资产305031.54万元,较上年增长3.8%固定资产期末账面数原值77268.41万元,累计折旧22686.52万元,净值54581.89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41028.77万元,占75.17%;通用设备7774.85万元,占14.24%;专用设备3271.38万元,占5.99%;文物和陈列品57.05万元,占0.1%;图书档案315.36万元,占0.58%;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2134.47万元,占3.91%

按单位性质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55847.72万元,占80.04%;事业单位国有资产63800.31万元,占19.96%。

按资产构成分。流动资产71521.62万元,占22.38%;固定资产54581.89万元,占17.08%;在建工程125170.52万元,占39.16%;无形资产543.39万元,占0.17%;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47522.1万元,占14.87%;政府储备物资7.5万元;保障性住房20301万元,占资产总额6.35%

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土地资源。刚察县行政辖区总面积为964549.18公顷,国土面积798610公顷。各地类面积及分布情况如下:湿地276835.03公顷耕地9448.68公顷林地67220公顷草地606667.94公顷建设用地合计5235.72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59.25公顷,建制镇645.72公顷,村庄113.35公顷,采矿用地1208.37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91.8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37.24公顷,铁路用地607.25公顷,公路用地1529.9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9.23公顷水域165939.94公顷其他土地38343.02公顷

草原资源。刚察县拥有天然草原面积1035.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86%,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956.86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2.36%。冬春草原面积483.17万亩,夏秋草原面积473.69万亩。禁牧区草原面积460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496.86万亩天然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442.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42.7%鼠害危害面积366.5万亩;虫害危害面积59万亩。

森林资源。共有林地面积100.8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6%。森林覆盖率为4.51%。公益林面积为52.89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面积8.83万亩。

矿产资源。全县共发现各类矿产11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9种。全县共发现各类矿产地52处。已发现产地中矿点和矿化点居多,占86.54%,勘查程度低,预查、普查程度占96.16%。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2021年度全县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2021年,通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刚察县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并不断持续壮大。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根据《青海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青海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和《海北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北财〔2020〕12号)要求并结合我县资产管理实际,制定印发了《刚察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进一步规范我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规范资产处置和资产配置标准提供依据。

加强财会监督核算。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做到账、卡、物相符合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我县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始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科学紧密结合,按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将耕地保护红线、城市边境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我县共完成了8.54万亩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设立永久性保护标牌18块,保护率为81.02%

林草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1)草原保护和修复方面

一是完成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刚察县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项目,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76.6万亩二是完成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刚察县2020年草原生态治理项目,退化草地补播20万亩三是成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刚察县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沙化草地治理10万亩四是完成2020年刚察县退牧还草工程,休牧围栏15万亩,划区轮牧10万亩,退化草原改良2万亩。

2林地保护和修复方面

一是完成2021年林业有害(鼠害)防治1万亩二是完成刚察县2021年校园绿化项目,全县6个校园的绿化面积共计43.22亩,栽植乔木3205株、花灌木5950株三是完成刚察县202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管护面积8.83万亩,安排管护人员48名四是完成刚察县202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项目,落实管护面积52.89万亩,落实管护人员228人。

3湿地保护和修复方面

一是完成2020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补助退耕(牧)还湿项目,落实退耕(牧)还湿补助97600亩二是完成刚察县2021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补助退耕(牧)还湿项目,建设总规模34000亩三是完成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2020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湿地补助资金项目四是完成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第一批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五是完成2020年祁连山湿地保护项目9万亩。

国土绿化

一是2022年国土绿化面积1.55万亩。二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宗教教职人员、环卫工人、团员、妇女干部、武警官兵等30多个单位的500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三是积极争取城乡绿化面积1800亩,各类植株13万株待资金下达后组织实施。

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1完成矿山植被恢复任务。投入155.06万元,重新进行植被恢复。外力哈达1号立井矿区完成植被恢复160亩;曲古沟二矿矿区完成植被恢复206亩;央格拉矿区拆除彩钢房24间,完成植被恢复180亩;江仓中奥矿区完成植被恢复350亩,上述工作已全面完成。

2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以及祁连山南麓刚察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正在开展“巩固提升三补工作”。

3砂石料场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按照“边生产、边恢复”治理要求,督促刚察恒兴建筑用砂有限公司、刚察鑫磊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海北强泰建筑工程用料有限公司,已完成恢复治理工作并通过省州县三级联合验收。角什科秀麻石料场、三和新型砖场矿权已到期,目前开展恢复治理工作。

自然资源执法

截至目前对我县辖区土地利用、矿产开发、生态恢复治理区域以及砂石料、煤炭资源偷采盗挖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巡查,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执法车辆35辆/次,开展巡查35次,共发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11宗,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1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1份,行政处罚4.1万元,对违法行为人做出了警告的行政处罚2次,并责令恢复原貌。

二、存在问题

全县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而言:一是融资难度依然较大,企业发展困难犹在。部分县属监管企业规模小、资产不优,造成部分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二是部分企业产品滞销严重,销售渠道较窄;设备老化严重,维修费用过高。刚察县惠洁自来水有限公司、海滨公交有限公司、黄玉农垦有限责任公司等持续亏损,经营较为困难。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高端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产业关键技术受限于人。四是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个体行业的兴起,价格波动比较大,导致国有企业竞争力薄弱。

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而言:一是资产账实不符、未按规定登记入账。部分单位由于日常管理不完善,账务处理不及时等原因,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二是已使用在建工程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等。部分单位由于工程项目有变更、项目资料不全等原因无法开展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出现未及时转固定资产的现象三是监管手段单一,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于实际。用于行政事业资产监管手段主要是产权登记、资产处置审批、清产核资等,基本局限于资产处置环节,无法更好的管理单位的资产“入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规范国有资产配置,提升使用效率。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入手,依据《青海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手册《海北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刚察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完善资产登记入账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认真做好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年度报告工作,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三)资产管理清查核实及资产条码化管理。为夯实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做到账账、账实、账卡相符,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为资产配置预算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的动态监控和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健全适应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查核实及资产条码化管理工作。

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职工待遇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立规范的企业考核、监督和领导评价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会同相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成果、规划思路,主动配合山东专家技术团队调研踏勘、分析研究、资料汇总等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完成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资产信息系统作用。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推动主管部门和单位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各项统计数据,建立数据信息分析利用机制,全面掌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