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9日 消息来源:

——2024828日在刚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县财政局局长 侯念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2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县财政局汇总相关部门专项报告,形成了《2023年度刚察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国有资产管理总体情况

(一)全县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截止2023年底,纳入全县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企业共计15户,资产总额共计46,906.9万元,较上年增长5.9%;负债共计18,699.72万元,较上年增长25%;所有者权益28,163.13万元,较上年下降31.2%;营业收入8,770.28万元,较上年增长17.2%;实现利税-344.65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截至2023年底,纳入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单位82户,资产总额41.04亿元,较上年增长20.54%。负债总额1.60亿元,较上年增长19.67%。净资产39.44亿元,较上年增长20.58%。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截止2023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81.38万公顷(县属土地总面积76.30万公顷,省驻县场土地5.08万公顷)。其中:草原面积72.40万公顷(其中三角城种羊场2.92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8.97%;可利用草原面积65.46万公顷(其中三角城种羊场2.69万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90.41%。林业用地总面积为3.81万公顷。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多,品位高。已探明金属矿有金、铜、铁等矿产。

二、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县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23年,通过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我县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并不断持续壮大。我县国有资本主要集中于投资与管理类企业,工业经济在国有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全县资产质量好、后续发展能力强的工业企业和生产企业寥寥无几。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是开展清产核资,夯实资产信息化管理。为积极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摸清资产“家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扎实开展固定资产清查核实及条码化管理工作,通过全面盘点核实、完善管理系统、实行条码化管理等举措,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取得实效。二是坚持规范引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全县各单位根据资产清查核实过程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强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过程的管理三是坚持夯实基础,规范国有资产管理。通过组织开展资产管理培训完善通用办公设备配置规范及标准实行通用设备购置执行前置性审批制度,规范资产购置程序,着力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切实堵塞管理漏洞。四是坚持绩效管理,实行全程监控。坚持“全盘考虑、突出重点、注重导向、凸显绩效”原则,对全县预算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评。按月上报资产实时监控管理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进行全程动态监控管理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土地资源管理。我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执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进一步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全面完成了14.17万亩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13.01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守护耕地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不再减少。我县委托编制了《刚察县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转出地块5个,面积0.3002公顷,地类为农村道路和设施农用地,转入地块1个,面积2.4026公顷地类为其他林地,转入地块正在进行日常变更的拍照举证工作。实施补充耕地面积大于耕地转出面积,且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相当,符合“进出平衡”相关要求。目前,我县的“进出平衡”方案已通过省州级验收,并已出具审查意见。另外,已将2023年拟供应的14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纳入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中。

2.森林草原资源管理。生态项目建设情况。2023年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0项,总投资9333.83万元其中:续建项目2项,总投资4052.5万元新建项目8项,总投资5281.33万元其他项目7项,共计2669.18万元。其中:续建5项,总投资2358.51万元新建2项,总投资310.67万元抓好专项草原综合整治工作。高质量完成违法违规征占草原8类问题排查任务120处,已整改销号120处,整改完成率为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县企业国有资产运行不深入。通过对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总分析,县属国有企业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融资难度依然较大,企业发展困难犹在。部分县属监管企业规模小、资产不优,造成部分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二是部分企业产品滞销情况突出,销售渠道较窄;设备老化严重,维修费用过高。刚察县惠洁自来水有限公司、海滨公交有限公司、黄玉农垦有限责任公司等持续亏损,经营较为困难。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高端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产业关键技术受限于人。四是市场前景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个体行业的兴起,价格波动比较大,导致国有企业竞争力薄弱。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高效。一是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单位主体责任压实不够,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高。部分单位只注重经费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健全,忽视实物管理的重要性;只重视购置程序,不重视日常管理资产领用及保管,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由干部分单位的项目实施管理不规范,相关资料缺失,造成项目完工后无法验收,无法及时完成竣工决算,导致大量应转在建工程长期挂账,部分代建、统建项目完工后没有办理移交入账。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一是理顺国资国企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县国资办依法对县属国企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和权利,有序推进财务集中管理,推动县属国企良性发展。二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职工待遇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加快国企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建立规范高效的县属国有企业运行模式四是全面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企业考核、监督和领导评价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制定重要环节、重点类别资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推进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强化资产清查、登记入账、权属管理等基础工作,切实增强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落实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岗位职责,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资产使用绩效管理。强化资产配置预算约束,从源头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公物仓”,加大资产共享共用力度,有序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探索建立重点领域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重点资产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三)建设监督管理执法制度。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草原、森林、耕地、湿地、矿山和生物多样性,厚植生态优势,切实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建立“林草长+检察长+警长”等新机制,加强各执法机构协调配合,加强常态化巡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以强有力执法监督,保护好刚察一草一木、千山万水建立完善森林草原防火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扎实推进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管好用好自然资源

(四)加大自然资源盘活利用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相关法规和政策,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的草地、矿产等资源进行盘活和统筹利用,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以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原则,标本兼治、精准施策,全面盘活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刚察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达到自然资源有效盘活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