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刚察县将从“八方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5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政府办公室
2014年刚察县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建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总体目标,统筹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从“八个方面”努力推动“两新”目标和“三区”建设战略任务,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切实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通过加快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高饲草料生产转化利用、良种推广、科技培训、规模化养殖、农牧民科技培训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年生产加工各类饲料3万吨,实现舍饲半舍饲牲畜达到20万头只以上;新增藏系羊核心户30户,牦牛核心户10户;推广良种畜2500头(只);建设养殖规模5000只以上的牛羊养殖小区40处;年培训新型农牧民1000人(次),就业率达到50%以上,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建设步伐,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狠抓以热水煤炭产业园区为主的工业经济建设,加快推进《青海省热水煤炭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整合园区现有洗选煤企业,形成总产能达600万吨的2—3家集团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全省煤炭洗选基地和煤炭交易中心,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加大光伏产业园区、刚察县沙柳河镇东风电场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力争年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三是狠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切实发挥服务业引领作用。
完成拉色波商业街、藏寨片区等项目建设任务。深入挖掘文化品牌,研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做好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仑神祠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新优势,力争年内旅游总收入达1.05亿元,同比增长20%。四是推进民生各项事业发展,切实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深化教育改革,认真做好县完小综合教学楼、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促进就业创业及劳动力培训转移,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0人,新增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1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15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力争年内实现脱贫人口1600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维护生态平衡。按照沙柳河镇总体规划,打造新型城镇的建设结构体系,加快城乡道路、给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五是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切实拉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130项续建、新建项目和43项重点争取项目,力争全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1亿元以上。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年内力争到位资金4亿元。继续加大与对口援建单位的衔接沟通,狠抓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六是积极推进财税金融工作,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年内完成财政收入1.6亿元。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争年内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8%以上。加快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变和服务创新力争年内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达到5亿元以上。七是突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要求,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新方法;认真落实全州寺院社会管理创新意见,全力推进寺院社会化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和严打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八是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八项规定”和省州21条、17条措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全面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对公务收支的审查监管,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影响。
撰稿:姚鹏玮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