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构筑创建工作基本保障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1日
消息来源:县创建办
近年来,刚察县紧紧围绕海北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目标,以“平安海滨藏城”建设为统揽,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构建社会管理网络,延伸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刚察”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推广“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刚察县以提高办事效率和便民服务为宗旨,建立县级、乡镇级、村级的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各级服务体系对接,建立了信息收集、登记受理、审核审批、流转交接、政策咨询、社会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给农牧民群众、企业、居民提供“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彻底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现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推广“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刚察县将全县划分为22个片区、109个网格、127个网点,片区+网格+网点的分级分层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由“深入抓点、集中促片”向“以点带面、推动全盘”转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102名保洁员在各网点开展保洁服务。县财政投资2797万元完善了游牧民定居小区基础设施,聘用64名大学生担任定居小区管理员,引导、培育定居游牧民尽快融入现代城镇生活。农牧民群众在养老、医疗、保险、教育、住房、社会救助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到了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广“传、帮、带”教育引导,刚察县通过开展各类农牧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坚持把培育技能人才、培养管理骨干、拓宽增收渠道、提升文明水准深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管理创新发展的新内容,逐步实现“手把手”服务向“传、帮、带”教育引导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符合农牧区特点的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
推广“户长制”村社管理机制,依托本地有威望的人士开展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党的各项惠民工作相结合,把宣讲与了解民意、解决问题、征求意见、落实任务充分结合起来,对群众面对面宣讲、零距离沟通,随时掌握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做到宣讲不留死角,入户率达到100%。同时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让群众教育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撰稿:付燕燕 编辑:秦敏娟